湖北老河口市:循环经济与智能制造“双轮驱动” 废旧铝材“再生”亿元产值,无人叉车“搬运”智能未来

发布时间:2025-09-03 17:21:04
阅读量: 1343

铝水炽热流淌,叉车自主穿梭,8月27日下午,2025年“活动中国调研行”湖北主题采访团一行走进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实地探访当地循环经济的产业实践。在这里,不起眼的工业废料正成为撬动数十亿年产值的庞大产业链。

2024年,老河口市循环经济产业园规上工业总产值已达219.76亿元,同比增长16.12%;今年1—7月,园区实现产值131.42亿元,同比增长17.8%。

废旧铝材“再生千金”

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中国“双碳”战略目标的关键路径。近年来,老河口市积极推动循环经济产业聚链成群、集聚发展,园区企业数量已突破50家,产值超100亿元,为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注入了强劲动能。

由废旧回收铝材生产的铝锭(成昱勋 摄)

漫步顺博铝合金湖北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废旧铝线、铝管经过分散、精炼、除气除渣等多道工序,被转化为铝锭和铝水,最终成为汽车零部件和建筑原材料。总经理方志斌告诉记者,通过对回收铝材的专业分选、磁选和分类利用,实现了再生铝资源高值化、配套化生产,“真正把废铝变成了宝贝”。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铝合金作为轻量化关键材料需求大增。顺博铝合金已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再生铝生产企业,订单持续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产值32亿元,成为园区龙头。为提升产能,企业积极实施节能改造。生产部部长陈杰告诉记者,自去年9月投入400多万元对熔炼炉进行扩容改造后,日产能从60吨提升至80吨以上,效率提高超20%。

改扩建后,公司日产能从60吨提升至80吨以上(成昱勋 摄)

目前,老河口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形成再生铝、再生塑料、再生橡胶等六大循环产业链,让旧电池、旧轮胎等废弃物实现“变废为宝”、价值跃升,循环经济正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老旧叉车“再获新生”

走进中力电动叉车老河口生产基地,结构车间与总装车间内智能化场景令记者印象深刻。焊接与搬运机器人实现全流程无人作业,黄色机械臂精准操作,从钢板进料到整车下线,历经下料、机加工、焊接、涂装、总装等多道工序,全程高度自动化。

生产线上,工人在对电动叉车进行最后的调试(成昱勋 摄)

“以前只能进垃圾场、报废厂的老旧燃油叉车在这里‘重获新生’。”湖北中力机械有限公司厂长陈加华介绍,这是依托企业在电动物料搬运领域的技术积累所开展的新业务,将旧燃油叉车改造为近乎全新的电动叉车,再经工人逐台测试后,这些“油换电”再制造产品正逐步推向市场。

再制造模式显著提高了产业绿经济,中力叉车的转型正是老河口发力智能制造与循环经济的缩影,在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新能源电动汽车总成、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正在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成型,老河口市智能制造与循环经济正成为发展新动能。

大吨位高压重载锂电池叉车(成昱勋 摄)

老河口高新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伟表示,下一步,园区将进一步完善“循环回收—材料供应—高端制造—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体系,推进循环经济与智能制造在原材料互供、产业互补方面的深度融合,构建“1+1>2”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汉江的水、炼铝的火、工人的汗——在这座鄂西北小城正融合成耀眼的光芒。老河口“变形记”正在证明:循环经济的绿色化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更能形成可持续的产业链闭环,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新路径。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