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奔涌,汉水浩荡,百年商埠的脉搏仍在强劲跳动。
湖北造“人型机器人”与参会嘉宾互动
当江城武汉晨曦初露之时,一场跨越山海的经济盛宴已然启幕。10月15日,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在东湖之畔如约而至,它似灵动的笔触,勾勒出新时代开放画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场跨越山海的盛会,不仅是湖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生动实践,更成为中国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与标志性名片。这座九省通衢之地,正以“支点”之姿擎起中部崛起的战略杠杆,将荆楚大地的创新活力注入全球合作的澎湃洪流。
湖北省商务厅厅长龙小红作主题推介
作为中国首个且唯一专门面向北欧国家的经贸长效机制,北欧论坛早已超越普通展会范畴,蜕变为湖北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的核心引擎。它既是联通亚欧大陆桥的关键枢纽,亦是传递中国中部地区开放强音的“金色话筒”。
此刻,来自30多个国家的代表踏浪而来,20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携前沿科技与资本云集,2000余位企业家代表怀揣合作愿景共聚东湖之滨。他们的脚步丈量着机遇的维度,他们的交谈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他们以“支点”为钥,以“链接”为桥,共商合作大计,共绘发展蓝图。
项目现场签约
本届论坛首次设置主宾国,首届主宾国丹麦组织高级别访问团来鄂与湖北政商界高层展开深度交流,第24次中国—丹麦经贸联委会也在北欧论坛期间举行。本次大会共设置1场开幕式、5场重大活动和12场专题活动,中欧班列(武汉)北欧三国新线路(湖北武汉—瑞典/丹麦/挪威)在开幕式首发,这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陆运版图再次向北欧五国延伸。
数据印证着合作的热度,活动期间,一批市州项目达成签约,总金额预计超1000亿元,涉及制造业、信息技术、大健康等领域。
回望来路,湖北的蜕变堪称奇迹。曾几何时,受限于地理区位等因素,这里的人们只能遥望沿海城市的繁华背影;而今,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昔日内陆腹地华丽转身为开放前沿。
中欧班列呼啸穿梭于欧亚大陆之间,集装箱里的“湖北造”产品走向世界各个角落;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航线密布,架起空中丝绸之路;阳逻港千帆竞发,江海联运畅通无阻……一系列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让湖北拥有了比肩沿海城市的物流效率和通关便利度。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种变化并非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结合自身优势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蓬勃兴起,北斗导航、量子通信等领域实现领跑,传统产业也在数字化浪潮中焕发新生机。
如果说硬实力是骨骼,那么软环境就是滋养万物生长的土壤。近年来,湖北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从缩减审批时限到推行全程电子化办理,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每一项举措都彰显着刀刃向内的勇气与决心。
与此同时,人才政策不断优化升级,吸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安居乐业;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众创空间、孵化器星罗棋布……这些无形的力量汇聚成强大磁场,吸引着全球资源要素加速向此聚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非同寻常。作为中国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既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又要辐射带动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既要立足国内大循环,又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这要求湖北必须具备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而北欧论坛恰似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透过它可以看到全球经济格局演变的趋势,捕捉产业发展的最新动向,感知科技创新的时代脉搏。
在这里,湖北可以借鉴北欧国家在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也可以展示其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方面的最新成果;既可以引进外资外贸项目,也可以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湖北造新能源汽车亮相北欧论坛
开幕式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思想的火花四处飞溅。有嘉宾感慨:“湖北的变化超乎想象!”也有企业家直言:“这里的发展机遇不容错过!”
的确,当北欧的清新空气与江城的烟火气息交融在一起时,产生的化学反应远不止于此。它是东西方文化的深度对话,是先进理念与传统智慧的激烈碰撞,更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彼此借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湖北既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又吸收了外来的优秀元素,逐渐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发展模式。
暮色渐沉,华灯初上,黄鹤楼依旧巍峨耸立,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如今的湖北已不再是那个偏居一隅的内陆省份,而是站在时代潮头的弄潮儿。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要做怎样的“支点”——不仅要成为经济增长极,更要成为高水平开放的试验田;不仅要做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更要做区域协同的“排头兵”。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湖北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