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在蓉相关科研机构、企业等—— 如何让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

发布时间:2024-10-18 11:43:06
来源: 四川日报
阅读量: 254

       高校+政府

  成都已与清华、北大等22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成果转化平台18家,引进落地科技成果项目600余个,孵化科技型企业248家

  “中试+”

  成都已建成省级中试平台6家、市级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69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288家,其中国家级76家、省级105家、市级107家

  线上

  科创通平台为科技企业提供一站式资源服务,目前已聚集科技企业4.08万家、高校院所157家、服务机构1096家

  线下

  成都科创生态岛着力打造集“聚、服、展、孵”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聚集区。其中,1号馆已导入成都市各类轮值驻场及线上科技服务机构96家,提供29个服务板块近100项服务事项

  10月9日下午,成都科创生态岛。尽管离四川天府新区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交流分享会(下称“交流会”)开始还有半小时,但现场已挤满了人。“邀请了50多人,来了70多人,有人带着转化案例来,有人带着技术需求来,活动效果超出预期。”四川天府新区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局工作人员王含欣说。

  近年来,为破解科技产业“两张皮”现象,成都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市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在科技成果转化“从0到1”“从1到100”过程中做加法,不断促进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化,同时通过“线上+线下”服务体系,为企业、机构做减法,让其轻装上阵、“加速奔跑”。

  当前,成都正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科技成果如何实现从“书架”到“货架”?近日,记者探访了相关科研机构、企业等。

  “从0到1”

  高校+政府,走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兴隆湖畔,一座有“清华大学”标识的楼宇坐落在北岸——这里是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的办公场地。

  要走好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离不开基础研究。做好“高校+政府”的加法,2014年8月,四川和清华大学签订省校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落户四川天府新区,到现在已逐渐发展成能源互联网领域的人才汇聚平台、科技创新中心、产业发展高地。

  “累计获得专利授权428件。”交流会现场,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鲁宗相亮出该院的科技成果数据,“我们正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载体,打造能源互联网领域特色的创新成果,奠定成果转化的基础。”

  科技成果转化,还离不开体系的打造。一项成果从产生到转化落地,要经过多个流程。鲁宗相介绍,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探索了一套引育体系,为入驻企业提供资源配给、科研转化、跨界合作等一系列服务。截至目前,已为7家创新企业、11家瞪羚及以上企业提供相关服务。

  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已与清华、北大等22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建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等成果转化平台18家,引进落地科技成果项目600余个,孵化科技型企业248家。同时,成都还率先推动职务科技成果“先确权、后转化”改革,西南交通大学等36家在蓉高校院所累计完成确权2084项,孵化企业558家,带动社会投资近210亿元。

  “从1到100”

  构建“中试+”生态体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一期总规模1亿元,用于投资中试过程中发现的好项目,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首只中试平台参与运营管理的创投基金。”近段时间,成都高新蜂鸟先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勇,忙着与成都高新区天使投资基金一起完成蜂鸟中试创投基金的最后备案工作。近几年,通过蜂鸟中试平台,不少“成都造”科技产品从“书架”走上“货架”。

  中试是“从1到100”的关键一环。根据《成都市建设西部中试中心实施方案》,当前,成都正以“中试+”生态体系推进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

  “中试+”加什么?去年,蜂鸟中试平台开始探索“中试+概念验证”“中试+科技投资”“中试+人才培育”等模式。“9月,我们与电子科技大学完成成都首期概念验证训练营,挖掘培育了15个项目。”田勇介绍。

  数据显示,成都已建成省级中试平台6家、市级中试平台和概念验证中心69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288家,其中国家级76家、省级105家、市级107家。

  “中试+”的“+”还体现在对相关资源的“一网打尽”。不久前,西部中试综合服务平台在成都上线。该平台面向全国科技企业、科研团队、高校院所、创投机构、技术经理人等,提供中试平台展示、服务产品提供、中试人才供给等服务。“目前,综合服务平台已实现在蓉中试平台的全覆盖。”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副主任唐丽介绍。

  企业轻装上阵

  线上线下发力,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从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办公室出门乘坐接驳车,不到5分钟就可到达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1楼路演大厅。“不出岛,就可以与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进行技术、资源对接。”该公司综合部主任邱旭阳说。

  自今年7月入驻成都科创生态岛,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就感受到不一样的发展氛围——岛上有很多相关服务机构,同时岛内已入驻和即将入驻的都是产业相关企业。“我们可以‘轻装上阵’,更专注主业。”邱旭阳说。

  “我们遴选了一批兼具专业能力和公信力的服务机构,通过平台共享、三方背书的方式为企业链接各类专业性服务,让科创企业可以用较低成本获得一线的智库资源。”成都天投集团科创生态岛运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成都科创生态岛着力打造集“聚、服、展、孵”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聚集区。其中,1号馆已导入成都市各类轮值驻场及线上科技服务机构96家,提供29个服务板块近100项服务事项,重点承载创新资源链接、技术服务转移、创新成果展示、投融资对接等多项专业服务功能。

  在线上,打开科创通网页,创新主体、创新资源、科技服务、成果超市等要素一目了然。“这是科技版的天猫商城,在这里,科技企业可一站式找到自己想要的资源,省时省力。”唐丽比喻。据介绍,目前,科创通平台已聚集科技企业4.08万家、高校院所157家、服务机构1096家。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