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全国,北京的底气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25-10-27 13:14:36
来源: 国际商报
阅读量: 188

10月19日,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在北京门头沟开园,驭达科技、中科天河、富景天策等首批入园企业正式入驻。

记者了解到,该园区一期17万平方米,未来预计引进人工智能企业超百家,依托算力、算法、数据三大平台,持续拓展“AI+”融合应用场景。园区将重点推动人工智能与超高清视听、医药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加速AI技术赋能千行百业,预计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突破百亿元。

这正是人工智能赋能北京数字贸易蓬勃发展的写照。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北京依托科技创新、总部经济加国际枢纽等多重叠加优势,近年来数字贸易发展迅速,领跑全国。

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数字贸易规模达5575.6亿元,创历史新高,占全市服务贸易总额的47.7%,占全国数字贸易总额近1/5。其中,数字贸易出口规模达3486.8亿元,分别占全市服务出口的65%和全国数字贸易出口的21%。

这一亮眼成绩单的取得,与近年来北京市推出的一系列促进数字贸易发展措施密不可分。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华雨具体介绍道,一是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北京率先推出数据的跨境流动白名单、数字证书的互认等12项全国首创政策。二是制定《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建成3个跨境电商展示服务中心,打造百亿级平台总部矩阵的核心发展目标。三是出台《高水平推动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从探索制度开放、培育数字贸易发展动力等六个维度提出20多项措施。四是率先试行数字贸易国际规则,商务部等部门印发《支持北京市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工作方案》,提出提升贸易的数字化水平、优化数字消费环境等40多项措施,一系列举措和数据充分彰显了北京作为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的创新引擎和开放标杆的领先地位,为全国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北京样板”。

“当前,全球数字贸易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也孕育着无限的发展机遇。”张华雨表示,北京市商务局将一如既往地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协作,优化政策和营商环境,完善服务,为数字贸易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贸易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承载地,海淀区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蓬勃发展,彰显了科技创新引擎强大的驱动力。

目前,海淀区已形成以信息技术、科技研发、商业服务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群,培育了近万家国家级商务服务高新技术企业、262家上市公司和50家独角兽企业,抖音、小米等千亿级龙头企业从海淀走向世界,微软、SAP等国际巨头在这里设立研发中心。此外,海淀区还通过率先开展生物医药、增值电信、民营企业低轨卫星出口等对外开放试点,培育服务贸易竞争新优势。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马成芳表示,面向未来,海淀区将聚焦四个重点方向,推动数字贸易的发展:一是继续优化创新雨林生态体系,培育国际一流的新兴数字产业集群。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市场引领性的数字贸易龙头企业和高增长企业。二是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高标准推进“四区三平台”建设,全方位打造数字自贸开放品牌。三是打造对外开放的高地,对标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科技治理体系改革、高端人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进行开创性的探索实践,帮助中国数字企业“走出去”、国际数字企业“引进来”。四是积极推动先行先试改革,激发新的发展动能,积极研究一批政策措施,并争取在海淀区先行落地,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的活力,吸引全球研发、文化艺术品交易等新业态集聚。

“海淀区将继续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每一位合作伙伴提供广阔的舞台和精准的服务,携手共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数字经济新时代。”马成芳说。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