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险房企化债超1.2万亿元 行业风险出清进程加速

发布时间:2025-10-31 09:49:51
来源: 证券日报
阅读量: 287

       房企化债取得实质性进展。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21家出险房企债务重组、重整获批及完成,化债总规模约合1.2万亿元。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向记者表示:“这些企业总有息负债规模接近2万亿元,债务重组及重整获批,将极大减轻上述企业在短期内公开债务偿还压力,使得企业得以进入安全期。出险房企通过多种方式削债,改善资产负债表,将加速房地产行业整体风险出清进程。”

  中指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份,境内及境外债重组均完成的企业有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创中国”)、广州富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旭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旭辉集团”)等房企;完成境外债重组的企业有中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房企。境外债重组获批的企业有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兆业”)、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等。除此之外,A股方面,近几年,已有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房企完成重整。

  出险房企在重组过程中,主要通过债转股、以资抵债、全额长展期等方式降低债务负担,优化资产负债表,为长期恢复经营创造条件。以龙光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其境内债重组方案采用现金要约收购、债转股、以资抵债和全额长展期等方式;境外债则结合现金支付、可转债、资产信托及展期等手段。

  “从已披露的削债比例来看,多数企业境外债重组削减幅度超过50%,部分甚至达到70%。融创中国境外债经过第二次重组实现全额削减,境内债重组削减比例超过50%;旭辉集团、佳兆业等企业海外债重组后的削债比例亦超过50%,显著降低了实际债务压力。”刘水称。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向记者表示:“出险房企的集中化债,标志着行业风险正加快出清,修复信号正从个别房企向更广范围扩散,不仅为企业缓解了流动性压力,也有助于行业信用环境的持续修复。”

  在债务重组后,多数出险房企加快保交楼进程,同时将战略重心转向轻资产业务,包括代建、物业管理、资产管理等领域。

  业内分析认为,出险房企长期积累的成熟开发和运营管理经验仍具价值,将其迁移至存量资产管理和轻资产业务,是应对行业周期、盘活存量资源的合理路径。随着行业重心从增量开发向存量运营转移,物业管理、资产管理等轻资产业务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轻资产业务的发展,将成为出险企业走出困局的重要支点。”严跃进表示,在风险出清阶段,企业比拼的不再是资金规模,而是运营效率与服务能力。代建、物业、资产管理等轻资产业务能够帮助房企形成稳定现金流,进而重建市场信用。

  整体来看,出险房企在完成债务重组和交付后,将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升运营效率、发展轻资产业务,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随着更多企业进入债务安全期,房地产市场整体风险将进一步释放,有助于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