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安:关注提升青年消费的几个途径

发布时间:2025-05-08 14:24:21
来源: 光明日报
阅读量: 452

       扩大内需、鼓励消费是当前宏观政策的重要着力点。在经济循环体系中,消费的活跃会激发上游生产的扩大和创新,也会促进收入分配的增长与优化。在不同年龄段消费群体中,青年群体无疑是主要支撑力量。根据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在全部消费者中,青年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消费意愿也最强烈,消费品种最丰富。因此,采取多种措施努力提升青年群体的消费能力,激发他们的消费意愿,是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组织青年学者围绕如何把握青年消费的新趋势、让青年群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等问题展开讨论,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总消费有了极大提高。与此同时,青年群体日益成长为消费的主力军,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消费,都是主要的参与者。相比其他年龄段的消费群体,青年群体的消费具有更宽领域、更追求品质和新奇等特点,这与当代青年人更追求个性、更注重健康、更关注社群的特征有关。尤其数字经济时代,青年人还是数字产品与服务的消费主力。近年来,数实融合不断加快,首发经济、低空经济、游戏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加速涌现,无人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新产品快速迭代,人工智能赋能的产品和服务无论广度还是深度都得到跨越式发展,消费热度也持续高涨。青年人作为主力军,正在引领数字消费的风潮。

进一步挖掘青年群体消费潜力,必须从青年群体的消费特点出发,通过提升消费能力、激发消费意愿、畅通消费渠道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等途径,促进青年消费的规模和质量持续提高,不断巩固扩内需稳增长的基础。结合本次论坛几位青年学者的观点,我也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提升消费能力方面,应着力提高青年群体的收入水平。一方面,宏观调控必须紧紧抓住稳就业、增收入、扩消费这条主线,不断巩固就业这个最大最基本的民生,着力促进青年就业;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青年群体就业质量的提高,构建劳动者收入增长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劳动者保障保护体系,拓宽青年人职业发展空间。还应努力提高农民工及县城、农村青年群体的收入水平,消除就业歧视,进一步缩小收入差距。

在激发消费意愿方面,应继续改善消费环境,降低消费成本,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持续加大市场创新活动,通过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丰富新颖的消费场景,吸引广大青年人的加入。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努力提高青年人的婚育率,这不仅有益于促进未来消费的可持续性,还有利于扩大当前对住房家居、婴幼儿产品及看护服务等关联产业的需求。

在畅通消费渠道方面,应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消除阻碍商品与要素流动的各种障碍。进一步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鼓励实体企业通过直播带货、线上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利用大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供需匹配度,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引流。

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方面,进一步完善保障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消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大防伪防诈宣传力度,为青年群体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李长安)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