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已成为亟待各方协同应对的重大挑战,其中亚洲人口基数庞大、老龄化增速领先,挑战尤为严峻。聚焦国内老龄化现状,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理事殷志刚在近日举办的亚洲老龄化协会中国区专家论坛上表示,“老龄化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而家庭小型化,也进一步推动了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进程。在此背景下,如何提升社会康养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核心命题。”
在此背景下,智能养老赛道迎来创新性突破。近日,伍心康养集团董事长陈柳树等高管团队接待松霖科技(603992.SH)副董事长吴文利及其核心团队到访,双方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重点探索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及发展趋势并共谋合作。
据悉,作为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先锋,松霖科技正积极推进AI技术的布局与应用,目前已在大健康等领域成功研发了多款搭载AI技术的创新产品。同时,公司具备AI硬件全链条能力,在运动控制、多模态情感交互、低成本离线语音系统等领域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且松霖科技将厨卫/美容健康领域的十余年核心技术迁移至养老机器人研发,在技术储备上具备先发优势。此外,公司通过成功并购专精特新公司厦门威迪思,进一步夯实底盘与控制技术研发底蕴,目前公司已涉及大健康机器人、工业类机器人、AI陪伴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伍心康养集团则是福建规模最大、资质最权威的专业养老机构之一,曾被民政部评为“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单位”,被授予福建省“公建民营”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和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等荣誉。截至2025年,伍心康养集团在6省22城运营98家养老机构(含4家大型养老社区CCRC、18家城市养老院、76家区域性养老中心及乡镇敬老院),总床位数超13000张,覆盖福建、甘肃、内蒙古、江苏等地。
本次伍心康养集团与松霖科技达成深度合作智慧养老领域,双方将共同探索智慧养老标准制定、场景落地及模式推广,助力老年人享受更安全、更温暖的数字化生活,为中国养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程度加深的态势愈发显著,具体表现为65岁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比的显著增长。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预测,到2025年,老年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16万亿元,而到2035年可能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这表明中国养老产业在过去几年中实现了快速增长,并且预计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伍心康养集团此前表示,未来十年,集团将努力实现养老机构床位超过10万张、家庭养老床位超过100万张的目标,成为业界的先行者和领跑者,打造中国康养连锁知名品牌。
为深入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相关政策不断发布,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5次提到养老,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其中在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领域出台了多项重要政策,旨在推动机器人技术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尤其是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发布《联合开展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加快推动机器人赋能智慧养老服务和银发经济发展。
通知提到,为弥补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人力缺口、促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分阶段实施一批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攻关和应用试点项目,促进研用双方结对开展攻关,推动产品在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等场景中应用验证和迭代升级。根据通知要求,居家养老服务机器人产品需完成不少于200户家庭应用验证,部署不少于200台套设备,在社区和机构场景,则需覆盖20个以上社区或养老机构,部署量同样不低于20台套,试点期为2025年至2027年,将围绕失能失智照护、情感陪护、健康促进、智慧环境、日常生活辅助等五大应用场景展开。
长期来看,本次伍心康养集团与松霖科技合作将实现“技术+场景”联盟,有望成为智能养老机器人规模化落地的标杆案例。业内人士认为,双方合作达成的协同效应,不仅加速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更可能重塑“人文关怀+硬核科技”的养老产业新范式。同时伍心康养集团作为全国化布局的养老标杆,将为松霖科技机器人提供扎根社区的超级场景入口和数据闭环平台。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