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果园上半年承压显韧性:战略调整成效兑现 困境反转拐点正式确立

发布时间:2025-08-18 14:33:33
阅读量: 617

8月18日早盘,百果园集团股价一度涨幅超过13%,而就在上周五,港股上市水果零售龙头百果园(02411.HK)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尽管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录得归母净亏损3.3亿至3.8亿元,营收同比降幅不超过25%,门店总数较去年底减少逾700家至4386家,但公告中“战略调整关键期已过”“核心经营数据企稳回升”等关键表述,传递出强烈的“困境反转”信号。

主动“刮骨疗毒”:短期阵痛源于三大战略校准

对于上半年的业绩波动,百果园在公告中明确指向“主动调整”而非被动承压,主要涉及三大核心动作:其一,战略转向“高品质+高性价比”双轮驱动,通过优化产品结构降低部分品类毛利率,让利消费者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其二,加速门店网络优化,引导加盟商重新评估门店区位与商圈价值,主动关闭或搬迁低效门店,集中资源深耕优势网点;其三,一次性计提资产减值并分摊股权激励费用,进一步夯实财务基础。

“这轮调整是‘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从收缩低效门店到重构产品定价逻辑,百果园正通过短期利润换空间,为长期可持续增长铺路。尽管过程中伴随营收与利润承压,但战略调整的主动性恰恰体现了公司对行业趋势的精准判断。

核心指标回暖:单店经营质量显著改善

随着战略调整进入深水区,百果园的经营拐点已逐渐清晰。据方正证券研报及公司披露数据,2025年上半年,公司单店销售额已止住下滑态势,客流量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通过提升高毛利果品销售占比,单店毛利额较上年同期增长约5%(单位数),环比较2024年下半年则大幅提升超10%(双位数)。

这一变化背后,是百果园“高品质+高性价比”战略的落地生效。自2024年下半年起,公司将“以价换量”与“服务升级”结合,针对西瓜、荔枝等高频消费水果推出“好果报恩”等促销活动,并强化“明厨亮灶”透明化服务、“三无退货”(无实物、无理由、无小票)等信任机制,有效提升了消费者复购率与粘性。

扩张重启+模式升级:长期增长引擎已激活

值得关注的是,百果园的门店调整已进入“收官阶段”。公告显示,上半年门店优化完成后,公司已启动新一轮扩张计划,下半年将重点探索适配不同商圈的新门店模型,同步通过拓展产品矩阵、优化品类组合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单店盈利水平。

从行业视角看,百果园的长期潜力更具想象空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水果零售市场规模已超1.2万亿元,未来5年将保持7.6%的年复合增长率,但行业集中度极低(CR5不足5%),“大行业、小公司”特征显著,头部企业整合空间巨大。作为行业龙头,百果园在供应链与品牌端的积累已形成深厚壁垒:供应链方面,其全球直采团队超300人,与26个国家800余个种植基地建立深度合作;产品品牌化方面,截至2024年底已孵化46个自有招牌果品牌(如“花凰凤梨”“猕宗猕猴桃”),相关产品销售额占比达14.7%,差异化优势显著。

“当客流回升、单店盈利改善、加盟商信心修复形成正向循环,百果园的成长周期已悄然开启。”上述业内人士表示,若下半年门店扩张顺利叠加消费市场回暖,公司有望迎来“业绩修复+估值重塑”的双重机遇,成为水果零售赛道整合进程中的核心受益者。

从短期阵痛到长期向好,百果园的战略定力与调整效率,正为其打开新的增长空间。随着困境反转拐点的确立,这家“水果连锁第一股”的下一站,或许值得更多期待。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