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矽力杰股份有限公司(Silergy Corp.)(以下简称“矽力*-KY”)发布公告,拟投资英诺赛科(苏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诺赛科”),投资金额达20,000,000美元,借此将获得英诺赛科(苏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5%的股权。此次投资标志着两家在半导体领域各有建树的公司正式达成强强联手,有望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与活力。
注资英诺赛科,助力半导体行业加速发展
矽力*-KY成立于2008年2月7日,是一家来自英属开曼群岛的专业模拟IC设计公司,其主要营运地为旗下的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2013年于中国台湾挂牌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电源管理IC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包括DC/DC、AC/DC、PMU等,还新增讯号链产品及非电源管理产品,如环境光传感器等,并应用于医疗领域。
矽力*-KY核心优势在于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拥有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不断推出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度的模拟芯片解决方案,满足各类电子产品性能需求,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众多消费电子产品,与国内外知名品牌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全球模拟芯片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该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2020年发表多项业内领先的创新产品,截至2022年产品类型超3000款,初步形成平台型布局,核心技术涵盖晶圆制程、IC设计等多方面,产品面积比竞争对手小30%以上,效率高出5%-10%.
英诺赛科(苏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全球首家实现量产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的企业,也是目前全球唯一具备量产全电压谱系的硅基板氮化镓半导体产品的公司。
英诺赛科的核心竞争力源自其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和全产业链模式。公司拥有来自国际一流半导体企业的技术专家和资深人士,在氮化镓材料生长、芯片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能够实现从设计、制造到测试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有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凭借其在氮化镓功率半导体领域的技术优势,英诺赛科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电子、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与小米、OPPO、vivo、荣耀、联想等厂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显著的市场份额,2023年按折算氮化镓分立器件收入计,在全球所有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公司中排名领先,市场份额高达33.7%。
此次矽力*-KY投资英诺赛科,是双方基于各自优势和战略发展需求做出的重要决策,有望在多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产业链协同升级 为国内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贡献力量
矽力*-KY在模拟芯片设计领域的专业技术与英诺赛科在氮化镓功率半导体的领先技术相结合,将为双方带来更广阔的技术创新空间。一方面,矽力*-KY可以借助英诺赛科的氮化镓技术,拓展其在功率管理芯片等领域的产品线,开发出更高效、更节能的电源管理解决方案,满足市场对高性能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另一方面,英诺赛科也能够受益于矽力*-KY在模拟芯片设计方面的经验和技术,进一步优化其氮化镓芯片的性能和功能,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例如,双方可以合作研发适用于5G基站、数据中心等高性能计算场景的电源管理芯片,充分发挥氮化镓材料在高频、高功率密度方面的优势,以及矽力*-KY在模拟芯片设计中的精度和稳定性优势,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
同时,矽力*-KY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客户资源和市场渠道,而英诺赛科则在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通过此次投资,双方将实现市场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各自的市场覆盖范围。矽力*-KY可以借助英诺赛科在氮化镓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客户基础,加速其在相关领域的市场拓展,提升其在功率半导体市场的份额;英诺赛科则能够借助矽力*-KY的全球销售网络和客户资源,更好地推广其氮化镓产品,尤其是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上,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降低对国内单一市场的依赖,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半导体产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等环节相互依存、协同发展。矽力*-KY和英诺赛科在产业链中处于不同的位置,此次投资将促进双方在产业链层面的整合与协同。双方可以在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进行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本的降低。例如,通过联合采购原材料,可以提高采购的议价能力,降低采购成本;在生产制造环节,可以共享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此外,双方还可以在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协同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矽力*-KY入股和此前意法半导体领衔英诺赛科基石投资者,反映出产业资本对英诺赛科在氮化镓领域全球龙头地位的认可。
随着双方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的不断努力,有望带动整个半导体行业向更高性能、更低功耗、更小尺寸的方向发展,为实现我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可控和技术突破做出重要贡献。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内容以公司公告为准。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