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健身是为了自律,但因为一个跑步奖牌,却成了交钱报名变相购买,还要想方设法找人代跑刷数据。
近日,“Keep卖奖牌挣了5个亿”成为热议的话题。虽然具体金额尚未证实,但围绕Keep奖牌,已经催生了奖牌倒卖、代跑代拍等灰色生意。
自2022年提交招股书以来,Keep的连年亏损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为了商业化变现,Keep尝试了广告、卖课、卖健身设备等方式,但仍旧未实现扭亏为盈。
作为定位专业健身平台的Keep来说,过瞄准健身小白的需求靠卖奖牌挣钱,这既有些讽刺,也有些无奈。
利用虚荣心,卖奖牌藏着大商机
日前,有互联网博主爆料,Keep靠着卖奖牌就卖了5个亿。在他看来,Keep卖奖牌洞察了健身小白的用户需求,39块钱的奖牌,好看、不贵、能发圈,还证明自己曾经健身过,小白的需求都满足了。
新浪财经看到,Keep的App中专门有一个“活动”页面,主要是各个系列的线上体育赛事。但看似简单的线上赛事,却隐藏着极大的商机。
以一个名为“与光共舞|不定义系列羽毛篇”的最新赛事为例,可以提供与光共舞奖牌。报名的话,有19.9元、39元、88元三种报名费可选,分别提供虚拟奖牌、实体奖牌、双实体奖牌。
名为线上体育赛事,实际上就是卖奖牌,19.9元购买一个虚拟奖牌,39元则可以购买一个实体奖牌。
为了吸引用户参加,Keep与很多IP联名了定制赛事和定制奖牌,甚至还引入了盲盒玩法。
新浪财经看到了一个名为Keep奖牌暖冬运动季盲盒线上跑的活动,共包含14款盲盒运动奖品,报名抽盲盒需先支付19.9元报名费,支付后便可拆当前盲盒奖牌,并且一个人可报名多个盲盒赛组别的多场比赛,为了就是让热爱盲盒的用户持续收集。
对于卖奖牌挣了5个亿,尚无法验证具体的准确数字,但Keep依靠线上赛事和奖牌,确实有不断的现金入账。
Keep在招股书提到,与一个著名国际卡通IP合作,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推出三期在线主题跑步活动。参与活动的付费用户人数超过110万人,而活动登记费产生的商品交易总量超过5000万元;于2022年3月至5月推出另一期在线主题跑步活动,参与活动的付费用户人数超过70万人,而活动登记费产生的商品交易总量超过4000万元。
“未来我们将与更多IP合作,并推出更多类似活动,以帮助扩大用户群并提高盈利能力。”
但Keep奖牌在挣钱的同时,也引发了外界质疑。一个做专业线上健身社区的企业,却靠着人性的弱点来设计商业模式。
新浪财经发现,围绕Keep奖牌已经形成了奖牌倒卖、代跑刷数据的生意。在闲鱼上,存在着大量的商家直接销售Keep奖牌,价格随着公里数的增长而增加,满足了不少不想跑步直接获得奖牌的用户的需求;更有甚者,有商家还提供代跑代拍服务,即用户提供自己的Keep账号,由商家报名并完成线上比赛,然后再将获得的奖牌邮寄给用户。
一位商家向新浪财经表示,Keep代跑步,真实有效,可以定要求的时间,定位要求的地点、速度、甚至步频,按照公里数收费。“都是代跑,不是软件修改数据。”
Keep的口号是“自律给我自由”,但这不禁让人要问,“虚荣才能给我自由?”
另外,Keep的线上赛事奖牌活动也投诉颇多。
新浪财经在黑猫投诉【投诉入口】上看到,Keep的累计投诉量高达19941个,其中涉及大量关于奖牌的案例。
一位用户反馈称,报名了跑步奖牌活动,但是由于太忙忘记参加此活动,活动结束,但是钱不能申请退回。“未跑完也不退款也不给奖牌?那我的钱免费给你了是吗?”
连续亏损下,难逃商业化困境
数据显示,按照月活用户数以及用户完成的锻炼次数计算,Keep是国内最大的线上健身平台。
2020年、2021年及2022年上半年,Keep平台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2970万、3440万及3770万。但尴尬的是,虽然拥有着庞大的月活用户,Keep多年来却一直陷入亏损泥潭。
招股书显示,Keep 2019年营收为6.63亿元;2020年为11.07亿元,同比增长66.9%;2021年实现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46.3%;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为4.17亿元,同比增长37.6%。
相应的,2019年至2021年,Keep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3.66亿元、1.06亿元和8.27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经调整净亏损为1.55亿元。
为了实现扭亏为盈,Keep尝试了多种方法让用户付费。卖运动课、卖跑步机、卖瑜伽垫、卖代餐食品、甚至是卖运动服饰,而现在,卖奖牌似乎又成了全新的增长点。
目前,Keep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板块:自有品牌产品、会员订阅及在线付费内容、广告及其他获得收入,其中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成为了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一直在50%以上。
但Keep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在获取更多月活用户、转化更多会员付费的同时,其销售及营销开支也居高不下。以2021年为例,Keep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0年的3.01亿元大幅增加至9.56亿元,占收入的59%。这虽然带来了Keep平均月度订阅会员数量、营收数据的增长,但也让Keep的经调整净亏损从2020年的1.06亿元,迅速扩大到2021年的8.26亿元。
在不断商业化探索的同时,一些用户也提出了一些不满。
一位Keep老用户表示,确定了商业化路线后,Keep就变了。发干货的文章越来越少,广告越来越多,更是充斥着各种不搭边的自拍和艺术写真。“一直以来都是忠实粉,突然好失望,卸载咯。”
显然,在商业化的同时,Keep还需要平衡好用户体验。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