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获得感,让贸企对“丝路海运”青睐有加

发布时间:2025-08-25 13:53:47
来源: 国际商报
阅读量: 221

8月16日,第2000列“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驶出厦门国际物流港,标志着这条跨越山海、联通赣闽的“东南物流黄金通道”建设取得新进展;8月5日,在厦门海天码头,满载着服装鞋服等商品的“地中海阿努莎三号”货轮鸣笛启航,助力中国制造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6月,一批装有服装、装饰品等跨境电商货物的集装箱搭乘“丝路海运”快船在菲律宾马尼拉港靠泊,标志着厦门—东南亚“丝路海运”跨境电商快速通道正式启动……

作为中国首个面向“一带一路”市场的国际航运综合物流服务平台,“丝路海运”航线深受外贸企业青睐。自2018年开行以来,“丝路海运”平台持续提升港航服务能级,凭借强大的航线网络及高效的物流体系,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澎湃动力,深得全球外贸企业信赖。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张保平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丝路海运”平台的建立是中国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的关键举措。“丝路海运”不仅是一条物理通道,更是一个整合了航运、港口、物流、贸易和金融的数字生态平台。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128条“丝路海运”命名集装箱航线共开行20293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91.96万标箱,通达46个国家和地区的147座港口。其中,厦门港作为核心枢纽和始发港,61条命名航线累计开行13029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466.15万标箱。

“七载耕耘,‘丝路海运’已经成长为多元、稳定、高效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福建丝路海运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南表示,经过厦门港“丝路海运”航线出口的热门商品,几乎涵盖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从常见的服装鞋帽,到近年来热销的电线电缆及新能源产品,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从这里走向世界。

张保平认为,通过统一服务标准、优化操作流程、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丝路海运”显著降低了外贸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提升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在全球航运市场波动较大的背景下,“丝路海运”提供的稳定、可靠、高效的物流服务,成为了外贸企业“走出去”的定心丸,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的海上物流保障。

在推动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方面,记者了解到,2022年6月厦门港开通了首条“丝路海运”电商快线,最快仅需2天就能将国内跨境电商货物运至菲律宾马尼拉,有效解决电商货物“批量小、批次多、时效强”的进出口诉求。长期以来,厦门大力支持“丝路海运”品牌建设,同时精准结合跨境电商企业“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运输需求。

据悉,厦门港目前共有53条东南亚航线,通过7个国家、26个港口。该通道首批涵盖27条厦门港至东南亚的跨境电商直航航线,可点对点直航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泰国5国的10个主要港口。

为将“丝路海运”电商快线进一步打造成厦门辐射东南亚的“黄金通道”,厦门海关联合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厦门市商务局、厦门港口管理局等多部门推出17项配套措施,涵盖航线优化、监管创新、基础设施升级等,串联起监管场站、码头作业、航线运营、目的港等关键环节,使货物综合物流效率提升20%以上。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持续深化的背景下,近年来,厦门已成为福建地区中欧班列、海铁联运货物重要集散地,逐步形成了以厦门港为主要枢纽、以闽赣两省为主要腹地、向内覆盖中西部地区、向外辐射东南亚等地区的海铁联运通道网络。

自2023年3月开行以来,南昌和厦门间的海铁联运以“天天班”模式稳定运行,全程运输时间压缩至24小时以内,物流成本降低超20%。除南昌至厦门海铁联运“天天班”外,厦门还打造了麻城至厦门石材出口、南平至厦门家具出口、三明至厦门化肥出口等特色“海铁联运”线路。今年上半年,厦门海铁联运共完成集装箱作业量7.57万标箱,同比增长21.7%。

线路不断增加,品类更加丰富,厦门海铁联运的服务也在不断升级。今年5月,福建首趟“丝路海运”“一箱制”海铁联运专列从厦门海沧站启程发往龙岩蛟洋站,这列装载了78个标准集装箱、满载2145吨非洲进口铜精矿的专列,从境外装箱起运至国内铁路全程不换箱、不开箱,实现海铁联运效率与成本管控水平的“双提升”。

“作为平台的直接运营者,我们最深切的感受是市场需求的火爆。外贸企业对‘丝路海运’的青睐源于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目前,航线网络仍在快速扩张,这说明了市场对平台的高度认可。”李南表示,下一步,“丝路海运”平台将继续深化与中欧班列等陆上通道的衔接,打造海铁联运新标杆,为外贸企业提供更多样、更韧性的供应链选择,真正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最可信赖的物流伙伴。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