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的背景下,中国服务外包的新增长点将出现在哪里?
这一问题的答案,随着10月28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正式签署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作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东盟国家已日益成为中国重要的离岸服务外包市场,近年来与中国服务外包的合作持续深化。这从商务部于日前发布的前三季度服务外包数据中可见一斑。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承接RCEP成员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合计2087.5亿元,同比增长12.4%。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的正式签署,这一趋势将愈发凸显。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是在原有《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和RCEP基础上进行的升级,标志着中国与东盟自贸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从传统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拓展至数字、绿色、标准、产供链等新兴领域。
对此,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郑伟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承接RCEP成员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占离岸服务外包执行总额近三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将通过规则升级、领域拓展和便利化提升等举措,为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拓展东南亚市场破除障碍、创造新机遇”。
面对今年以来复杂多变的全球经贸环境,中国服务外包行业总体延续稳定发展态势。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12228.3亿元,同比下降0.9%。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7183.7亿元,增长4.2%。
郑伟表示,前三季度,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展现较强发展韧性。尽管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小幅下降,但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实现正增长,显示出离岸服务外包发挥着核心支撑作用。中国服务外包在挑战中育新机,技术驱动、区域协同、多元布局成为稳定发展的核心动能,继续保持向好发展态势。
服务外包细分领域表现突出。前三季度,中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执行额3009.5亿元,增长3%;承接离岸业务流程外包(BPO)执行额1308.6亿元,增长21.5%;承接离岸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2865.6亿元,下降0.9%。其中,业务运营服务和维修维护服务增长较快,执行额分别为791.8亿元、460.9亿元,分别增长18.3%、33.2%。
郑伟表示,离岸服务外包作为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其中的BPO增速尤为亮眼。业务运营服务、维修维护服务等细分领域增长迅猛,信息技术研发服务、设计服务等保持稳定增长。
国际市场多元合作成效显著。前三季度,中国内地离岸服务外包来源地前三位分别为美国、中国香港、欧盟,执行额分别为1454.3亿元、1214.9亿元、899.6亿元,合计占离岸服务外包执行总额的49.7%;承接RCEP成员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合计2087.5亿元,增长12.4%;承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合计2448.1亿元,增长15.5%。
在郑伟看来,前三季度,中国对RCEP成员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有效降低了对传统贸易市场的依赖。这体现出,中国在稳定传统市场的同时,通过挖掘新兴市场潜力,提升服务外包增长活力,正构建起稳定多元的新型贸易网络。
郑伟提到的新兴市场,就包括东盟国家。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后,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应如何把握由此带来的新机遇?郑伟给出两点建议:
一方面,挖掘拓展区域合作新空间。借助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带来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红利,聚焦东盟数字经济、制造业升级等领域的服务需求,重点拓展信息技术外包、知识流程外包等高附加值业务。鼓励企业在东盟设立区域运营中心、交付中心,构建“中国研发+东盟交付”的合作模式,利用当地区位优势和市场潜力,扩大服务出口规模,打造区域合作新增长点。
另一方面,强化服务外包跨境服务生态。加强构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东盟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合作联盟,促进跨境技术交流、标准互认和人才流动。深化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区域合作,推动产业协同,打造稳定互信的服务外包生态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与东盟国家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建立跨境人才交流机制,针对性培育熟悉东盟市场规则和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为产业深耕东盟市场提供保障。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