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外贸怎么干?透过关键词看外贸新举措新动向

发布时间:2025-02-10 13:16:48
来源: 央视网
阅读量: 188

       透过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我们看到了新春外贸市场的火热,也看到中国外贸企业的活力与韧性。2024年,我国外贸实现了总量、增量、质量的“三量”齐升,那么2025年各地又要如何全力以赴发展外贸?

  节后开工第一周,上海洋山港各集装箱码头,15艘船舶同时在港,迎来新一轮的生产作业高峰。

  在重庆铁路口岸,一批“重庆造”汽车正有序装箱,即将搭乘中欧班列出口欧洲。而在福建最大的原产地证书签发现场——东渡海关综合服务大厅也迎来了原产地证书的申领高峰期。根据相关自贸协定,外贸企业凭借原产地证书能享受关税优惠。

  从远洋港口到外贸口岸,繁忙中见证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开年热度。

  而梳理各地新出炉的政府报告,我们也发现,“稳外贸”成为各地2025年的高频词,而与它一同出现的,是“高质量发展”。既要量稳,还要质增,2025年,中国外贸要怎么干?在各地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还看到了这样一些关键词。

  新动能。这是培育外贸竞争优势的关键。发展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新业态,这是各地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共同选择。比如,外贸大省浙江就提出通过提升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影响力、拉动力,探索建设数字贸易港,打造全球数字贸易中心。而广东、江苏、河南等省份则不约同而提出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跨境电商+产业带”的融合发展,来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拓展外贸企业的发展新空间。

  效率。平均每天有大约1200亿元的货物在中国和世界间流动。2025年,流动的效率还要再提升。在多地2025年的“任务清单”中,都结合自身的区位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举措。广西和重庆加速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是重点。重庆还提出要加快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培育从订购到交货的国际物流全链条服务体系;而作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新疆则借助亚欧黄金通道的优势,推动建设面向中亚西亚的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并通过建设智慧口岸,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服务贸易。2024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规模首次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随着经济服务化和贸易数字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已成为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在2025年对外贸易的工作重点中,多地都提出,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协同发展,提升服务贸易在外贸中的比重。四川就提出建设国家服务出口基地,推动游戏、动漫、知识产权等领域数字服务“出海”。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