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资信日前发布《2025年中国保险行业信用风险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保险业整体保持稳健增长,行业经营质量持续提升,信用风险总体可控。同时,险企整体赔付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在目前低利率市场环境以及优质资产项目稀缺的背景下,险企资产配置压力仍存,部分险企投资业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仍持续暴露。随着新准则的逐步实行,未来险企资产负债管理难度将有所提升,经营策略或面临调整压力。
寿险业务与财险业务去年均保持增长,同时赔付支出加大。报告指出,人身险方面,受2013年开始的费率市场化改革影响,此前售出的保单规模较大,此部分保单平均保险期限约为10年,使得人身险公司逐步集中进入满期给付高峰期,加之随着保险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人身险公司赔付支出规模增幅较大,2024年赔付支出11519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39.4%。财产险赔付端受新能源车险高赔付率及南方强降雨等因素冲击,2024年财产险公司赔付支出11487亿元,同比增长7.42%。
投资业务方面挑战仍存。报告认为,2024年以来,受资本市场波动以及会计准则切换综合影响,行业综合投资收益率水平同比显著提升,但在低利率市场环境与优质资产项目稀缺等背景下,险企资产配置压力仍存,资产收益率与负债成本倒挂的问题尚未解决,加之短期内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未来投资资产风险管理及收益实现仍面临挑战。中小险企投资绩效明显落后于头部险企,“受保险业务转型、偿付能力制约和投研能力不足等因素限制,中小险企投资收益增厚手段相对有限,与头部险企的投资绩效差异明显,资产配置压力更为突出。”
报告预计,考虑未来市场波动仍存不确定性,同时在低利率的环境持续、长久期及优质资产供应不足等背景下,保险行业仍面临资产配置难题,叠加负债端相对刚兑且具备较高偿付资金需求影响,仍面临一定利差损风险。
盈利表现上,头部险企与中小险企出现分化,行业的主要利润实现仍集中于头部大型保险公司,仍有多家中小险企呈亏损状态、盈利持续承压。报告指出,人身险公司中,前十大寿险公司贡献了99%以上的利润。财产险方面,三家头部财险公司合计净利润占行业比重81.61%。“行业的主要利润实现仍集中于头部大型保险公司,仍有多家中小险企呈亏损状态,盈利持续承压。”报告预计,随着“报行合一”等改革深化和投研能力的长期提升,未来险企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但行业内部的分化格局将持续。头部险企凭借更完善的产品体系、营销渠道和稳定的投资回报,市场份额稳固且利润占比居高不下,预计未来行业集中度可能进一步上升。
偿付能力状况总体稳健提升。报告指出,2024年底我国保险业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9.1%,整体偿付能力水平位于充足水平区间。随着盈利大幅增长,险企内源性资本补充能力增强,不少公司还通过增资和发行债券等外源性工具进一步夯实资本基础,提升了核心资本水平。报告同时指出,部分小型保险机构偿付能力指标尚未达标,未来或面临较大资本补充压力。报告预计2025年行业偿付能力仍将保持充足,但需密切关注未来资本补充工具的有效运用和风险评级变化。
展望未来,报告认为,低利率时代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将持续下调,“报行合一”等新规实施有助于引导寿险业降低负债成本,预计未来人身险公司整体保费收入有望稳步提升。随着财险公司自主定价权扩大和非车险业务贡献度增加,财产险盈利水平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非车险业务的持续增长也为行业开辟了新增长点。然而,由于头部险企在产品、渠道和投资实力上的绝对优势突出,未来一段时期内行业分化效应可能持续,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上升。同时,新准则陆续推行将提高财务透明度,险企需通过合理的资产分类与预期损失模型反映真实的风险水平,这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稳健运行。综合来看,报告认为我国保险行业信用风险可控,预计在当前政策环境下,未来行业信用水平将保持稳定。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