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区域电”到“全国通” 我国电力市场迈出关键一步

发布时间:2025-07-22 13:47:20
来源: 人民网
阅读量: 683

七月的长三角,持续高温让空调负荷激增,工业园区的生产线却未因用电紧张而停摆。这背后,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的《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以下简称《方案》)带来的市场活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机制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从区域分割迈向全国统一的关键突破。

上述有关负责人表示,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经过十年探索,我国已实现从“计划电”到“市场电”的转型,2024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6万亿千瓦时、占比达63%。但此前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经营区缺乏常态化交易机制,电力互济多依赖政府协议和应急调度,“一线一议”的模式制约了资源优化配置。

随着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全国范围内消纳富余新能源、保障电力安全的需求愈发迫切,市场分割成为突出堵点。

“在加强网间通道‘硬联通’的同时,更要通过机制‘软联通’打破壁垒。”该负责人分析称,跨电网交易机制能实现电力市场全国互联互通,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系统互济互保,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谈及机制如何落地,该负责人介绍,北京、广州两大电力交易中心将分别收集两侧交易需求,通过平台信息交互实现精准匹配。“经营主体只需在一地注册,信息就能跨网共享,无需重复登记即可开展业务,蒙西电网用户也能借此与南方电网经营区交易。”

《方案》核心内容集中在三方面:一是覆盖中长期、现货、绿电等全类型交易,细化从组织到结算的全流程;二是实行两侧电网双重安全校核,按最严标准保障电网可靠运行;三是推动交易数据实时共享,大幅降低主体参与成本。

上述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将实现跨网交易常态化开市,支撑迎峰度夏保供,组织多方向绿电交易满足重点区域需求。未来将逐步缩短交易周期,远期实现两网市场规则、品种和时序统一,最终达成交易融合开市。

在当前迎峰度夏关键期,这一机制的作用尤为凸显。该负责人表示,我国大电网资源配置优势将充分发挥,通过市场手段深挖供应潜力,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为电力保供提供坚实支撑。

据悉,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完善市场体系设计,推动制定交易实施细则,强化平台互联互通,跟踪市场运行并及时解决问题,为跨电网交易营造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