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房区(哈经开区)发布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国家级航空产业高地为目标,依托深厚的航空工业根基与强劲发展势头,创新提出“一园两区”协同发展模式,并启动六大专项行动,加速打造千亿级航空产业集群,建设有影响力的“天空之城”,赋能东北振兴。
联合飞机哈尔滨基地无人机生产车间
根基雄厚
航空重镇发展势头强劲
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重要摇篮,平房区(哈经开区)诞生了首架直升机直5、首架轻型喷气轰炸机轰5等里程碑产品。历经70余年发展,已形成以航空工业哈飞、航发东安为龙头、超百家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据统计,2023年,平房区(哈经开区)航空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0.9%;2024年又跃升至约600亿元,同比增长15%。区域现有航空产业规上工业企业36户,近三年共推进广联航空零部件智能制造、鑫华航空航天舰船配套二期工程、海航创通军民两用高精度变速箱生产基地等重点航空产业项目44个,占全区在建产业项目的30%,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平房区(哈经开区)是目前国内唯一同时具备直升机和固定翼机设计研发制造能力的地域,拥有航空材料、动力系统、整机制造等领域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直升机传动系统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航空复合材料零部件产能超1000架份,哈飞空客成空客复材部件全球唯一供应商,AC352直升机完成民航评审,AC332成功首飞,Y12F运输机已获欧洲EASA适航认证。
一园两区
勾勒协同发展新版图
围绕航空产业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平房区(哈经开区)创新提出“一园两区”协同发展模式,规划总面积达10.6平方公里,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并举,精准定位,错位发展。
——在低空经济产业园,聚焦无人机整机制造与数字算力服务、低空保障,重点推进联合飞机大型无人直升机产业基地、中国移动智算中心等龙头项目,努力打造产业链条完备、协同配套高效的低空飞行装备产业生态,抢占低空经济制高点。
——在飞发协同产业区,重点布局通用航空飞机产业、动力系统产业、临空服务产业等,强化直升机与航空发动机优势,加速推进哈飞双发高原型直升机、东安C929飞机APU等重点项目,同步拓展平房机场通航物流与极寒测试业务。
——在大部件产业区,重点围绕C919大飞机产业链条,布局航空复合材料、民用航空动力系统、民机大部件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产业,推进东安民机产业园、国产大客机供应链等重点项目建设,强化民机大部件定制化能力,争取央地协作、政企协同,促进整机制造、成品配套、大部件产业集聚。
六大行动
激活千亿级集群创新引擎
随着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这片承载着航空荣耀的土地,正通过平台筑基、技术攻坚、制造升级、场景开拓、设施优化、服务赋能“六大行动”,激活产业创新动能,重塑东北高端制造竞争力,向千亿级集群加速迈进。
实施产业支撑平台搭建行动,重点组建航空产业联盟,链主企业牵头推动技术共享与配套协同;创建先进技术研究院,整合哈工大、哈工程等科研资源,加速成果转化;设立低空经济专项基金,扶持无人机、算力服务等关键领域。
实施技术研发能力强化行动,重点建设全生命周期中试平台,攻关新能源飞行器技术,推动军民技术转化;实施装备制造能力提升行动,重点加快研发8吨级货运无人机及倾转旋翼机型,推动航空发动机传动系统“三轴两器”关键部件创新迭代;实施飞行场景应用探索行动,重点构建全省低空物流网络,培育空中摆渡新业态,开发冰雪旅游低空观光路线。
实施设施保障能力优化行动,重点加快释放平房机场跑道资源,用于无人机试飞,建设五类起降点,打造数字低空底座;实施综合服务拓展完善行动,重点布局适航审定机构,建立低空安全联合监管机制,强化航空人才培训。
平房区(哈经开区)航空产业工作专班负责人表示,未来,平房区(哈经开区)将建成覆盖研发制造、场景应用、服务保障的全产业链生态,建设引领东北亚的低空经济新高地,为龙江振兴注入“空中动能”。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