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减法 ” 唱好“大合唱”

发布时间:2024-01-24 15:50:18
来源: 中国网
阅读量: 2234

编者按:2021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自此,一场由“双减”带来的教育系统内的自我革新正式开始。“双减”开展两年以来,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全国各地积极配合,阶段性成效显著。今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围绕“双减”做好教育的“加减法”?各地、各部门又有哪些具体创新举措?2023年11月20日起,中国网创设“‘双减’地方行”主题系列报道专栏,随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一道,深入地方、发现特色。

自2021年7月“双减”意见发布实施以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强统筹协调、深化系统治理、狠抓工作落实,在校内减负提质增效、校外持续深化治理、全面依法智能监管、畅通非学科类机构审批登记、扎实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等方面率先作为,取得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努力为各地推动“双减”落地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湖南经验。近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对湖南进行了实地调研

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打造“双减”工作“强引擎”

推动“双减”政策落地,制度保障是关键。湖南从政策制定、条件保障、监管执法等多个方面着手,打造了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双减”工作体系。

强化政策引领。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多次研究“双减”工作,湖南在全国较早制定了“双减”实施方案。仅历时1年,就使得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得到有效控制,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面覆盖,线上学科类机构全部清零,线下义务教育学科类机构压减率超过84%,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有效减轻。常德市武陵区东升小学家长邢芳说:“‘双减’之后,作业少了,我家孩子自主时间就多了,他有了更多的时间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每看完一本,他还喜欢找我分享他的读书感受……乐此不疲,我想这就是‘双减’带来的不一样的读书之乐。”

强化条件保障。湖南成立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省长任第一副组长、24家省直单位为成员的“双减”协调小组。在省委编办的支持下,省教育厅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配备6名编制。

强化监管执法。湖南省各有关部门将“双减”工作纳入监管体系,切实推动“双减”落地。例如省委政法委将“双减”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和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省政府教育督导办将“双减”工作纳入市、县两级政府履职评价指标,连续三年联合相关省直部门对所有市(州),累计77个县(市、区)开展实地督查;省教育厅将“双减”工作定为全省教育系统“一号”工程,纳入“真抓实干”督查激励项目;各市(州)、县(市、区)对标省委省政府,建立健全“双减”工作机制。

推动学校教育减负增效 做好学校教育“加减法”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湖南聚焦“科学统筹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科学教育”等多个方面,在做减法的同时做好加法和乘法,力争让中小学生在校内就能“学足”“学好”。

课堂实现减负提质。加强作业管理,印发了义务教育阶段13个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帮助教师提升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管理,实行总量控制、分层设计、精准布置、精细批改,避免一刀切和重复刷题;加强考试管理,减少考试频次,优化考试内容,调节考试难度,更好地运用考试来监测教育质量、引导课堂教学。例如,长沙市教科院组织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结合具体的基础题、拓展题、实践题样例,为各学校讲解校本化作业设计的方向、思路和基本原理,并以单元(章节)为整体、以课时为单位,遴选开发与教材配套的“智慧作业库”。株洲市炎陵县明德小学校长曾祥文说:“‘双减’不是让学生远离学习,轻视教育,更不是在教育质量上做减法。而是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健全作业模式和形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同时要转变教育评价方式等。”

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湖南积极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将“芙蓉学校”学校建设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省共投入97.6亿元新建101所“芙蓉学校”,新增学位14.6万个;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公费师范生培养力度,为乡村学校输送一大批优秀教师;出台中小学课后服务、“五项管理”等系列文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建立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利用科普、金融等各类资源拓展课后服务渠道。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湖南坚持高起点谋划、实举措推进、宽口径集成,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制定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实施方案,出台深入开展科普教育“双走进”工作的意见,明确部门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遴选20个省级科普教育“双走进”试点县,省财政给予1000万元工作补助。率先修订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50余场。开展小学科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暑期联合行动,培训骨干教师1200余人。打造一系列公益科学教育数字课程,纳入湖南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推进校外培训回归正轨 拉起校外培训“警戒线”

规范校外培训是推动“双减”落地的重难点所在。湖南坚持校外培训的公益属性和补充性定位,坚持以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推进校外培训综合治理,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

坚持党建领航。湖南大力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工程,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党建指导员责任包干制,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通过“党建+监管”深度融合,全面引领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有序发展。“党建引领行业自律,当党建成为新导向、新航标,强监管之后,教培行业有望走向‘自律时代’。”益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彭伟才介绍,益阳市530家校外培训机构已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当地从教育行政部门和辖区学校选派187名党建指导员,挂牌指导培训机构开展工作,其中赫山区试点经验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推介。

做好审批管理。湖南在全国较早出台《湖南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和《湖南省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管理办法》,明确了部门联合审批、由教育部门颁发办学许可证的审批模式。机构申办者只需向教育部门或行政审批部门提交一次资料,真正实现了“一次办好,群众少跑”。同时,推行联合办证,引导小型非学科类机构整合资源、组团办证、共谋发展。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该区制作现场查勘示意视频,提前视频预审,有效提高现场正式查勘的合格率,实际办理证照仅需6个工作日,与法定时限相比压减近93%。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发文向全国推广了“湖南经验”。

实施规范执法。湖南抓好常态化行政执法队伍、交叉暗访执法队伍、社会监督员队伍建设。选取宁乡等6地开展省级校外培训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探索推进校外培训跨部门综合监管的经验做法,构建教育部门牵头协调、多个部门参与配合的联合执法体系,做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统筹各相关部门力量,依托乡镇(街道)和社区综合治理网格化体系,落实“四级包保制”,开展常态化巡查执法。宁乡市已在全省率先建立教育行政执法大队,正式发文明确执法事项的职责依据、工作程序、履职要求、办理时限、行为规范等,配备执法车辆、记录仪、服装等装备。

推进教育生态逐步修复 唱响全员育人“大合唱”

做好源头治理,是推进教育生态逐步修复的关键所在。湖南在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堵住掐尖渠道的同时,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加强舆论引导,积极推动家校社共育,营造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加强社会监督。湖南选聘103名省级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构建常态化监督指导网络。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建立“双减”举报长效机制,首创违规培训“随手拍”便携举报投诉小程序。2022年,“随手拍”、电话举报、网络举报等平台累计处理有效违规培训投诉举报线索1775条,及时处理教育部转的“爆雷”线索445条,“冒烟”线索19条,做到了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全国和湖南省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湖南日报社教育工作室主任黄京曾多次参与省教育厅组织的明察暗访、调研和研讨工作,她表示,通过多渠道对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以及“双减”政策的宣传解读,湖南校外培训机构违规培训现象明显减少,家长们的教育焦虑也有所缓解。据统计,2023年,违规培训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各投诉渠道收到的涉校外培训投诉明显减少,截至12月17日,全省到国家信访局的校外培训类信访件同比去年减少96.67%。同时,通过加强预收费监管、开展“平安消费”“安全守护”等专项治理,以往群众反映最为集中的“退费难”问题,投诉量也大大减少。

加强舆论引导。针对“双减”工作中群众所关心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湖南切实加强社会宣传引导,及时回应百姓关切话题。省委宣传部发出加强“双减”宣传工作的提示,省教育厅联合红网开展“双减”系列访谈,联合湖南日报社开展“共话‘双减’,共育新人”短视频、征文等系列宣传活动,短视频作品浏览量2000万人次,并通过湖南日报社教育品牌栏目《津津乐教》录制相关政策解读,为广大家长答疑解惑。建立省级每周专报制度,已编印每周专报53期。

积极推进“家校社”共育。穿着制服的交警、满头银发的老人……众多家长代表走进教室、站上讲台,带孩子们走进别样的“家长课堂”,家长化身为教师讲新知。这是株洲市天元区开展“家校社”共育工作的一个片段,也是湖南积极推进“家校社”共育工作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湖南已建成家长学校1.2万余所,打造网上家长学校,启动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围绕“双减”主题多次发布公开信、制播小视频,召开专题家长会、主题班会,组织教师签订“双减”承诺书,不断凝聚校内外减负共识。湘潭县天易贵竹学校肖彩霞老师说:自“双减”后,学校倡导“作业不出校,书包不回家,周日不动笔”,欣喜地发现孩子们作业少了,知识多了;负担少了,快乐多了。利用课堂主阵地,师生共同参与课堂建构,让学习真实发生,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老师们焦虑少了,好评多了;抱怨少了,干劲足了。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静表示,下一步,湖南教育系统要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在教育部关心指导下,更加聚焦中央提出的学生和家庭负担“一年内有效减轻,三年内成效显著”的工作目标,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进一步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