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减乘除”法扎实推动“双减”落地落实

发布时间:2024-02-05 16:42:07
来源: 中国网
阅读量: 4412

编者按:2021年7月,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自此,一场由“双减”带来的教育系统内的自我革新正式开始。“双减”开展两年以来,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全国各地积极配合,阶段性成效显著。今年,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着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围绕“双减”做好教育的“加减法”?各地、各部门又有哪些具体创新举措?2023年11月20日起,中国网创设“‘双减’地方行”主题系列报道专栏,随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一道,深入地方、发现特色。

自“双减”政策出台以来,福建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以及“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等有关指示批示精神,主动担当作为,加强统筹协调,通过做好“加减乘除”法,狠抓工作落实,“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有效减轻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培训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福建省以主题教育专项整治推进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见成效》等系列案例获评全国“双减”工作优秀案例。

善做乘法,多元协同凝聚最大向心力

“双减”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福建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统筹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落实。

一是高位推动,组织部署到位。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将落实“双减”持续列入省委常委会和省政府年度工作要点。省委主要领导先后作出批示指示,先后2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研究部署“双减”工作。省委将校外培训不规范问题作为主题教育10个专项整治项目之一,由分管省领导领题整治。福建省教育厅等十四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的通知,有序推进科学教育工作。二是突出整治,监督指导到位。省人大常委会将“双减”作为年度重点监督项目,专门听取“双减”工作情况报告。省纪委监委连续3年将“双减”工作纳入“点题整治”项目,有力推进“双减”工作走深走实,工作成果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刊发报道。省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连续三年把“双减”督导作为年度教育督导“一号工程”,将“双减”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体系,组织开展“双减”工作专项督导,有力推进工作落地落实。根据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评估调查,群众对专项整治的支持率和满意率都在95%以上。三是加强引导,社会宣传到位。加强主动宣传,在厅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福建‘双减’在行动”专栏,在省政府政务访谈节目制播厅领导“双减”专题访谈,编制《“双减”在行动:福建教育向未来》专辑和《校外培训监管工作文件汇编》等。省教育厅先后组织遴选8批100个典型案例,21个优秀案例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发挥各类媒体平台宣传效应,营造浓厚“双减”氛围。

巧做减法,精准松绑实现减负不减质

学校是教育主阵地、“双减”主战场,福建省坚持以作业管理和评价改革为突破口,双向发力撬动教育减负增效。

一是作业负担明显减轻。印发《义务教育各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试行)》,推动各学科作业管理与实施水平提升。连续2年开展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评选活动,遴选2000多份优秀作业设计,形成优质作业设计资源库。通过开展评选等活动,促进教师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学生作业时长与作业量得到有效压减,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育国情调查中心统计,福建省八年级学生平均每天书面作业所花的时间低于全国均值6.9分钟。《福州市台江区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作业管理》被教育部选为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二是科学评价引领减负。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印发了各学段质量评价实施方案,建立起涵盖中小学幼的办学质量评价体系,将“双减”纳入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持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引导学校和教师落实“零起点”教学。进一步规范考试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考试负担,各地各校在低年级期末考试中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无纸化测评,积极探索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敢做除法,强化监管确保培训安全又规范

减轻学生过重校外培训负担是“双减”的核心任务之一,福建省坚持压减和规范两手抓,敢作善为,让校外教育培训回归正轨。

一是严查违规培训。严格落实学科类培训时间有关要求,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休息日、寒暑假等时间节点,密集开展各类专项治理,统筹运用好社区网格员、挂牌督学、网上巡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全力打好校外培训治理“组合拳”“攻坚战”。仅2023年,全省累计检查校外培训机构29894家次,查处违规问题机构(个人)715个。坚决打击在职教师违规开办校外培训班、有偿补课等行为,近两年各地发现并查处中小学在职教师参与违规校外培训问题6起,对涉及的8名教师分别予以通报批评、记过、开除等处分。

二是狠抓重点领域治理。指导各地落实培训机构资金专用账户管理,规范收费行为。2023年校外培训“平安消费”专项行动中,各地累计退回违规培训收费119.04万元,涉及1744名学生。实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材料规范管理年”等专项行动,强化培训材料把关,全省累计排查培训材料8174册,发现问题材料12册,问题43处,实现立整立改。印发系列文件明确培训安全管理要求,联合公安、消防救援等五部门组织实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安全守护”专项行动,对全省校外培训机构场地、设施、消防、人员等方面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整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切实守护中小学生校外培训安全。

三是部门协同推进非学科类培训审批监管。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福建省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并公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清单目录》。经省政府同意,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机关调整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理顺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制度。截至目前,全省各地共新审批并公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1106家。

精做加法,多措并举提升科学教育水平

科学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础,福建省精心谋划、积极探索,推动科学教育起好步、开好局。

一是强化学校科学教育主阵地作用。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科学类课程。指导中小学校通过成立科普兴趣小组、举办科技节活动等持续丰富校内科学实践,全省中小学成立科普兴趣小组的学校数达6819所,每年参加科学教育活动的学生约600万人次。连续三年开展全省小学科学实践活动优秀案例评选,累计推广237个科学实践活动特色案例。根据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调查统计,福建省四、六、八年级参与调研学生的科学素质平均分分别高于全国平均分0.49分、1.35分、1.58分。

二是充分利用课后服务育人载体。通过挖掘学校办学潜力,整合多方资源,丰富优化学校课后服务课程资源库,将科普讲座、科学实验、科技创作、观测研究等科学教育融入课后服务,提升课程质量。鼓励指导各地制定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参与课后服务的标准办法,发挥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对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有益补充作用,全省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开展科学教育类活动的课后服务学校占比达94.35%。

三是建设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丰富科学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办好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福建分营等活动,积极引导中小学生走进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技社团、冬(夏)令营等科技实践活动。用好本土科学教育资源,鼓励支持高校专家学者投身科普工作,40多名高校专家作为闽江科学传播学者参加“科普八闽行”活动247场次,传播科技知识。

四是做好配套衔接和支撑保障。打造科学教育特色项目品牌,省级分三年遴选100所左右科学教育体系完善、特色明显、成效突出的中小学校作为科学教育特色校,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学校积极探索科学教育新模式。推动省内师范院校在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科学教育方向,加大小学科学教师培养力度。遴选2个由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推动更多小学科学优秀教师开展协同研究。密切配合省科协等部门积极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合规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活动引领中小学广泛开展科学教育。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