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河南安阳大型实景演出《太行·红日》场场爆满;北京丰台花街夜市、东城“簋街不夜节”,让夏日“夜经济”升温……近段时间,各地抓住夏季出游黄金期,聚焦夜间文旅消费场景,因地制宜推出丰富多样的夜间活动,为文旅消费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夜间经济不仅是拉动消费的“引擎”,更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展台”。沉浸式演出、非遗夜市、灯光艺术展等创新业态,正将城市的历史底蕴、民俗风情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旅产品,吸引游客“为一台演出赴一座城”“为一条街巷爱一座城”。
然而,当前夜间经济仍存在“千城一面”等问题,笔者认为,未来还应在打造特色夜间消费场景等方面继续加力,让夜间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一方面,打造“一城一品”的夜间IP。夜间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赋能。例如,西安通过“大唐不夜城”复原盛唐气象,苏州以“平江路夜游”展现江南水乡诗意,均以文化IP为核心构建差异化品牌。未来,各地需深挖本土文化基因,通过历史街区、博物馆、艺术馆等,让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另一方面,构建“有温度”的夜间生态。夜间经济的繁荣需以精细化治理为保障。针对噪音扰民、环境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需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实时调控音量与灯光,优化垃圾清运与公共交通班次,强化夜间安保巡逻与应急响应。唯有让“烟火气”与“文明范”并行不悖,才能让夜间经济成为城市治理的“加分项”。
人间烟火,最暖人心。随着“夜经济”与“夜文化”的深度融合,一座座城市正以“新夜态”为笔,绘就经济繁荣与文化自信的双重图景。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