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全国茧丝绸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突破10项关键技术等目标 商务部等部门开展茧丝绸产业“东绸西固”工作 力争形成东中西部互补互促、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11-19 10:55:29
来源: 国际商报
阅读量: 155

记者11月17日从商务部获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优化茧丝绸产业布局,构建东中西部均衡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等7个部门近日发布了《关于开展茧丝绸产业“东绸西固”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

《通知》明确了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到2028年,东部地区打造10家左右营收超100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20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营销网络的国内外知名品牌,高端丝绸产品出口在本区域占比超过50%。中西部地区建成一批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培育10家以上营收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优质茧、丝、绸产量在本区域占比达到75%以上。突破智能缫丝、机器选茧、绿色印染等10项关键技术,全国茧丝绸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同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对《通知》进行了细致解读。谈及《通知》出台的背景,该负责人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市场需求,加强科技创新,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要求,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自2006年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以来,广西、四川等中西部省份种桑养蚕规模不断扩大,占比已超过70%。同时,东部地区织绸、印染、服装加工等后道环节用工、用地成本上升,产业转移需求动力增强。”该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优化茧丝绸产业区域布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整体产业链提质升级,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分析茧丝绸行业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在深入地方和企业调研、充分进行专家论证基础上,研究制定《通知》,接续推动茧丝绸产业织绸、印染等深加工环节向中西部梯次转移,促进东部地区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创意设计等优化升级,形成东中西部互补互促、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在介绍《通知》的主要内容时,该负责人表示,《通知》提出3方面9项重点任务。一是中西部地区延伸产业链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增强茧丝保障能力,优化蚕桑区域布局,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提升绸缎加工能力,支持企业升级改造现有坯绸生产线,推动传统织绸企业优化效能;完善印染配套能力,承接东部地区印染和纺织服装产业转移,补齐丝绸印染关键技术短板。二是东部地区强化科技引领,促进产业提质升级。强化技术研发能力,推动高端丝绸面料、智能装备等高新技术、产品研发;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加强丝绸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相关衍生和联名产品;打造品牌竞争力,加快融入全球纺织高端价值链,打造中国消费名品。三是以东促西加强协调联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搭建信息平台,建立转移项目和承接地区信息库,持续完善数据库内容;开展项目对接,举办招商推介、项目洽谈等活动,精准对接产业转移需求;加强跟踪服务,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支持企业加快项目建设。

为确保上述工作取得实效,《通知》在工作保障板块明确提出,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东绸西固”工作的重要意义,发挥茧丝绸协调办公室牵头作用,加强组织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职责分工。一是鼓励有关地方制定专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外经贸专项资金等财政资金支持;建立健全重点联系茧丝绸企业制度,引导相关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和成果统计,定期上报工作进展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地区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及时总结推广有效举措。三是充分利用各类纸媒、网络平台等宣传渠道,大力宣传好经验好做法;鼓励社会组织举办技术研发、业态模式等研讨交流活动,助力行业提质升级。

“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沟通协调,指导各地加快落实‘东绸西固’各项举措,持续推动茧丝绸行业高质量发展。”该发言人如是说道。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