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激活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2-10 14:05:39
来源: 西安网
阅读量: 1277

       2025年伊始,西部陆海新通道再传捷报:1月份铁海联运班列累计运输货物10.4万标箱,同比增长30.9%,并于1月29日提前15天突破10万标箱大关,创下自2017年开通以来的最快纪录579。这一数据,折射西部陆海新通道这条横跨中国西部、联结全球的“黄金走廊”,正持续推动西部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打通“动脉”,以硬联通支撑高水平开放格局。西部陆海新通道以铁海联运为核心,串联起中国西部与东盟、欧洲、非洲等国际市场,构建起“通道+枢纽+网络”的立体物流体系。作为通道的“主动脉”,铁路通过无缝衔接港口、公路与海运,大幅压缩物流时间与成本,实现了“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良性循环。例如,广西钦州港东站作为关键枢纽,单日装车数最高达660车,单日作业次数突破1270次,刷新历史纪录;重庆经通道运输的货值在2024年同比增长67%,新能源汽车、摩托车散件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定制化班列加速“出海”。这种“硬联通”不仅强化了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物流基础,更推动规则、标准等“软联通”的深化,为中国参与全球供应链重塑赢得主动。

  助力区域经济升级,实现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蜕变。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崛起,彻底改写了中国西部的发展逻辑。甘肃、青海、新疆等传统内陆省份依托通道优势,将纯碱、聚氯乙烯、绿色果蔬等特色产品规模化出口至东南亚市场;广西钦州港通过铁海联运集聚磷矿粉、锌精矿等大宗货物,形成临港产业集群。数据显示,通道已辐射国内18个省区市的157个站点,带动沿线形成跨区域产业链协作网络,区域经济差距在协同发展中逐步缩小。这种“以线带面”的发展模式,正重塑西部地区的产业版图。

  扩大“朋友圈”,双向赋能激活国际合作新范式。2000多年前,张骞以凿空西域之功沟通了繁华与文明,而西部陆海新通道不仅是物流通道,更是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桥梁。通过铁路班列,巴西锌精矿、南非锂辉石、越南纸浆等资源高效输入中国,而中国的发电机、光伏组件等产品则畅销海外。2024年,通道货物品类增至1160余种,服务范围覆盖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55个港口,形成“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生态。这种双向流动的背后,是铁路推动的产业链深度融合。中柬、中马产业园区通过通道实现产能合作,助力当地工业化进程;青海盐湖化工产品通过低碳班列出口东南亚,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此外,通道的数字化升级——如构建智慧物流平台、推动数据互联互通——进一步强化了供应链韧性,为全球产业链提供“中国方案”。

  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要义,不断创造跨越山海的奇迹。一方面,铁路部门通过强化产业链协同,推动“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升级,加强区域间产业链的合作与协同,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提升整体竞争力,“跑出”更为广阔的合作机遇与市场前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蓬勃发展,是中国铁路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缩影。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