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携五年“数”果 创自贸未来

发布时间:2025-09-10 08:49:44
来源: 国际商报
阅读量: 617

在数贸会看见创新未来。再过20天,全国唯一以数字贸易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又将在杭州大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作为浙江自贸试验区杭州片区建设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数贸会已连续两年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在带动全球数字贸易发展和规则制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2020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杭州自贸片区37.51平方公里(分为钱塘、萧山和滨江区块)位列其中,杭州自此迈入自贸时代。

五年来,杭州自贸片区以“闯”的气势破局,以“创”的智慧立标,在方寸之间写就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鲜活注脚。

为国家试制度,杭州自贸片区始终走在前列。已累计形成170余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超20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改革、专利开放许可新模式等3项改革试点作为国务院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获批全国首批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马来西亚等11国境外钱包顺畅“触网”;“中国数谷”入选国家数据局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案例;牵头或参与30余个数字贸易国际国内标准制定,与新加坡共探“一次申报、多边通关”数字化服务国际标准,让中国方案在国际舞台掷地有声。

为企业营环境,杭州自贸片区持续深耕细作。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数字贸易法规《杭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发布全国首个针对电子商务(B2B)以及清结算行业的跨境数据流动负面清单;率先复制入境特殊物品安全联合监管机制,成功在全市推广;发布生物医药研发白名单,精准赋能产业发展;启用全国首个智能化国际货站,开通浙江首条第五航权货运、客运航线;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标准试点,将跨境电商岗位纳入目录;打造外国人管理服务“一站式”应用场景,实现涉外事项“一网通办”。

为地方谋发展,杭州自贸片区堪称强劲引擎。以0.22%的面积贡献了杭州市18.8%的进出口总额、19.4%的税收收入和21.4%的实际使用外资;累计新注册企业6.2万家,新增数字产业企业4.2万家、上市企业35家,196家独角兽与准独角兽在此集结;助推杭州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全球创新指数城市排名跻身第13位,城市能级随自贸发展同步跃升。

立足“三区一中心”功能定位,从试制度到谋发展、从优生态到立规则,杭州自贸片区正以“数字”之笔,在钱塘江畔续写着“万象新”的壮阔篇章。

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上线运营

筑优生态

人工智能实现新飞跃

近年来,杭州加速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中成效斐然,以“六小龙”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业享誉全球,已形成从核心技术研发、智能产品制造到行业智能化应用的完整生态链。

位于萧山区块的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正是这一生态的优质孵化器,聚焦科技前沿、联动多元能级要素,成功搭建“科研创新”与“产业创新”的转化桥梁,为杭州打造人工智能标杆级生态高地提供关键支撑。

研究院自主构建的启真医疗大模型,聚焦临床决策支持、病历质控、智能电子病历、区域慢病管理系统等核心场景,已服务全国300余家医疗机构,不仅显著提升医院智能化水平与医生诊疗效率、服务质量,更同步优化了患者就医体验。

整数智能信息技术(杭州)有限责任公司是研究院孵化的标杆企业之一。作为国内首家成功研发4D标注工具的企业,整数智能专注于数据集构建全链条服务,业务覆盖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标注和成品数据集,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行业的“数据合伙人”。

“我们的智能数据工程平台,核心优势在提效降本、时间复利、全域覆盖、轻松管理、数据安全五大维度。”整数智能联合创始人、副总裁俞佳吉表示,“目前合作客户已覆盖智能驾驶、大模型、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滨江区是杭州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核心区,已集聚了超190家高端软件与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2024年,全区高端软件与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

杭州联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全栈视觉多模态模型与AaaS智能体平台,深度赋能千行百业,让每一台智能终端都具备人类级的自主智能能力。

今年7月,联汇科技发布了全球首个万物具身智能体平台OmAgent,其“一脑多形”的核心架构,首次填补具身智能产业在智能体应用需求上的关键空白。“我们为视障人士研发的AI助视眼镜宛如‘第三只眼睛’,既能提供空间导航、留存空间记忆,还能通过语音实时提醒指导。”联汇科技副总经理邓冬梅介绍,目前该平台已累计赋能超10万硬件终端。

点面结合

金融科技呈现新范式

作为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活跃区域,杭州依托蚂蚁集团、恒生电子等领军企业,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抓手,为金融科技制度创新与产业发展“先行探路”。

在服务实体经济上,杭州的金融科技创新更具针对性,尤其聚焦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基于商贸物流供应链的风控平台深度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移动互联网等前沿技术,通过构建多维度数据模型,将金融服务与物流商贸供应链场景无缝融合,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场景化短期小额信贷”专项服务,精准对接物流订单的货款与运费支付需求。

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在广阔的亚太区域贸易金融市场,缺口同样显著。针对这一行业痛点,万向集团打出“规则对接+技术创新”组合拳:积极对接DEPA等国际经贸规则,确保服务模式与全球标准兼容;依托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可追溯特性,搭建起万向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我们依托区块链等技术直击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痛点,实现了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的双重融合。”万向区块链总经理陈斌表示,“这一平台不仅可对外输出标准化的供应链金融成套解决方案,更能切实提升中小企业资金周转效率,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跨境数字贸易解决方案,助力我国金融科技更好服务全球贸易发展。”

目前,这一平台已深度渗透制造业、商贸业、农业等多元领域,提供保理融资、生物资产融资、物流运输融资、跨境贸易金融等多元化产品,覆盖全产业链金融需求,不仅成功破解数字文件验证难题,更以标准化电子支付凭证作为核心融资工具,大幅降低贸易融资、政府监管及全球合作中的风险与成本。

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

走深向实

数字经济高质量重塑

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城”, 2024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高达6305亿元,占GDP比重达28.8%。

杭州依托数字经济优势,推动要素普惠,服务至上。《杭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率先探索制度突破,提出建立专利池制度、健全知识产权国际贸易服务机制、创新知识产权存证及质押融资模式,同时构建数字产品版权、数字资产授权等产业生态链。

滨江区创新推出了“地方+银行+担保”知识产权金融模式,全国首单包含数据知识产权的证券化产品便由此诞生,将12家企业的145件知识产权为质押物,帮助企业获得1.02亿元证券化融资,票面利率仅2.80%。截至目前,滨江区已成功登记数据知识产权2087件,实现质押运用1.89亿元。

四维生态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登记的“植物工厂蔬菜种植数据”,通过量化分析14项种植参数形成最优配置方案,既为企业自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也为同类企业破解数据运用难题提供了参考。

为进一步突破专利转移转化效率低、路径窄、效益少的僵局,钱塘区积极探索专利转移转化多元模式,为创新发展持续引入新动能、新活水。《依托高教园区打造专利开放许可新模式(杭州市市场监管局、钱塘区)》获批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

钱塘区不仅在专利转移转化多元模式上开展了积极探索,在药品数智监管领域亦取得显著成效。其创新推行的药品智慧监管“黑匣子”工程,更早将风险隐患纳入监管视野,有效提升应急处置效能,构建“监管—企业”协同升级的良性生态,成功入选浙江省政府数字化改革试点、国家药监局药品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试点,成为跨层级监管创新标杆。

第二届数贸会

不断探索

跨境电商稳步第一流

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杭州在跨境电商领域全方位先行先试,在出口、进口、物流、退货各环节难点试点探索。

在深化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商品跨关区退货试点的基础上,杭州成功完成了首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商品跨关区退货,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打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出口跨关区退货通道的城市。

“以往企业需在规定时限内将退货商品运抵原海关监管作业场所,方可完成退货申报;创新后,企业可自主选择贴合实际的退货方案与便捷口岸,灵活度大幅提升,通关效率与成本控制成效显著。”钱江海关综合业务二处科长詹冬梅介绍,这一进口跨关区退货试点,打破了“退货必回原监管场所”的空间限制,降低了企业成本,已累计验放跨关区退货商品23.2万件,为企业节省超500万元。

杭州推行的“跨境电商+TIR”出口模式,也进一步优化了跨境电商物流成本结构,通过减少边境口岸重复查验与滞留时间,降低仓储、人力等支出,有效规避因通关延误产生的额外成本,“门到门”的高效运输与便捷通关优势,显著提升物流时效。

以杭州至俄罗斯莫斯科的货物运输为例:传统海铁联运模式下,运输周期通常需30天左右,而“跨境电商+TIR”模式只需10天,有效提升海外消费者购物体验和企业国际竞争力。

杭州自贸片区以创新联动为核心抓手,构建了畅达全球的支付金融网络与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跨境贸易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了杭州在跨境支付领域的核心地位。

在企业实践层面,全球支付平台PingPong与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市采通”共建智能化服务平台,打通“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一般贸易”三大业态的融合服务链路,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为跨境贸易数字化趋势下的合规监管提供创新样本。

五年生聚,杭州自贸片区发展已然成势,奋进之风正劲。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对标落实《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针对85项重点任务中结合自身定位筛选出的74项,扎实推进落地见效;同时锚定已系统梳理形成的数字文化贸易、数据流动等7大领域27条制度创新攻坚清单,聚力突破瓶颈,力争在1至3年内实现制度创新的标志性进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成果。”杭州市商务局、杭州自贸片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激活数字贸易生态活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深化投资领域自由便利化改革、破除隐性壁垒,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迭代,构建安全有序的数据流动机制、畅通要素循环,厚植数字营商环境优势、打造制度型开放高地……杭州自贸片区将全力打造新时代具有示范意义的开放新标杆。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