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等11部门公布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名单,确定了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30个,广东省深圳市位列其中。
通知明确,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承担着便民生活圈建设扩围升级的重要任务。要推动便民生活圈建设覆盖地级以上城市主城区,并向有条件的县城社区延伸,坚持因地制宜、“一圈一策”,立足人口结构、区位条件、功能定位,合理确定便民生活圈建设路径,打造一批便民生活圈样板,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要突出服务“一老一小”,促进布局更优化、业态更丰富、服务更优质、管理更智慧,将便民生活圈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宜购、宜老宜小的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要加强政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推动试点建设由局部探索、一隅推进转向系统集成、全面深化,形成“圈圈相融、环环相扣”的格局。
作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城市,深圳市以龙华区大浪街道水围社区为实践载体,将儿童友好理念融入便民生活圈建设,围绕“空间友好、服务友好、参与友好、平台友好”四大维度,推动便民服务与全龄需求深度融合,实现社区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双向提升。
提升空间友好 打造适儿化宜居社区
大浪街道水围社区以“适儿化+便民化”为核心导向,打造“七岛一环”畅玩圈,通过彩虹步道串联乐活岛、榕树岛等7大主题岛屿,形成全域贯通的儿童游乐链,让儿童在嬉戏中感受自然与创意的融合。社区构建了15分钟可达的成长阵地网,将党群服务中心升级为“童悦空间”,与“共享农场”联动,配套儿童议事厅、心理咨询室等多功能服务,同时巧借学校花园、闲置角落,将“犄角旮旯”改造成一座座迷你乐园,让每一寸空间都藏着惊喜与童趣,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快乐成长。
落实服务友好 构建全链条儿童守护体系
为落实试点服务“一老一小”要求,用心守护儿童身心安全,大浪街道水围社区联合妇联、检察院、学校等多方力量组建“守护者联盟”,为35名困境儿童提供“一对一”精准帮扶,通过常态化安全巡查与心理疏导,成功引导5名夜归学生回归正常生活;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入学辅导、安全教育等服务,累计覆盖1500余人次,让孩子能真切感受到社区温暖关怀。
此外,社区还打造“三代人共忆初心”“童趣启航”等系列品牌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亲子运动会等主题活动405场,在安全底线牢牢守住、心灵港湾始终温暖、成长舞台持续搭建的坚实保障下,孩子的全方位需求在这里被稳稳托举,真正实现了“成长有温度、守护有力量”。
强化参与友好 彰显儿童社区治理主人翁地位
大浪街道水围社区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推动儿童从“被服务”转向“主动参与”:依托儿童议事厅,围绕社区环境优化、儿童安全出行、文化活动等议题,累计收集儿童建议32条并转化为具体治理举措;创新开展“小当家计划”,25位小明星脱颖而出,分别担任讲解员、绘本“金种子”、儿童播报员等角色,成为社区文化宣传的新生力量;组织10名儿童参与拍摄社区蝶变纪录片,以童真视角讲述家园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儿童的自信与担当。
打造平台友好 数字赋能便民服务精准落地
依托数字化手段提升服务效能,大浪街道水围社区整合81个便民服务应用场景、286张服务需求表单,结合房屋编码技术实现精准定位,为困境儿童建立清晰画像,实现“需求未诉先达”的主动服务。通过联动“家-校-警-社”多方力量,构建起防校园霸凌、防家暴的立体安全防护屏障,为儿童成长保驾护航。
打造“友好online”线上平台,集成活动资讯发布、服务预约一键获取功能,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让智慧化服务覆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场景。
目前,大浪街道水围社区“四维友好”实践已形成可复制的经验模式,不仅为深圳全域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提供实践参考,更为全国同类城市打造“全龄化、精细化、智慧化”便民生活圈提供基层范本。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