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9月8日,针对实体标签版面有限的痛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了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范围、使用和修改等应用要求,这标志着我国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食品标签字太小,看不清配料表和生产日期”“费了好些工夫才找到需要的信息”……长期以来,食品外包装上的标签信息“找不到、看不清、读不懂”等痛点困扰着诸多消费者,人们也一直期待能有更简便、直接了解食品相关信息的方法。
食品数字标签新规落地,意味着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一目了然地获取食品信息,甚至可以通过语音听读、观看讲解等方式了解产品,这对老年人、视障人士等群体来说更加便捷友好。同时,以往受实体包装和标签大小限制而无法展示的生产工艺、产地溯源、食用建议、营养特性等信息,如今都可以通过数字标签展示出来,从而帮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产品,做出更符合自己需求的选择。
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数字标签也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上述《公告》明确,预包装食品标签上可以标注的配料来源等信息,受实体标签版面限制,可以通过数字标签展示。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有更灵活的包装设计和信息展示,或许还能因此节省一定的包装成本和物料消耗。
此外,《公告》对数字标签内容的真实性和修改记录提出了严格要求,修改内容、修改时间、修改者信息等要素都会被完整记录,以确保信息修改过程可追溯,避免被篡改。数字标签相当于赋予了食品一个“电子身份证”,从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保障了数字标签信息的可靠性,让公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同时有助于实现食品安全的精准管理和溯源,为相关监管部门有序开展工作提供保障和指引。
当前,数字标签的应用推广已得到多个城市、多家企业的积极响应,并逐渐得到了食品行业的充分认可。期待数字标签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普及,融入更多消费日常,为食品安全构筑起更坚实的防线。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