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钟上齐3道菜”“刚坐下不到5分钟,菜就端上来了”……近日,预制菜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并从线上争议发酵到线下热议,一些消费者也反映就餐时吃到预制菜的问题。
消费者是最终为预制菜买单的人。筑牢信任、打消消费者顾虑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信息透明。商家明确告知哪些是预制、哪些是现做,不玩文字游戏,不混淆概念,消费者自会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9月11日,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主题为“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的第十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举办。在圆桌论坛环节,多位嘉宾就“责任与效益的双赢:如何构建食安内生动力?”话题进行了分享。
记者15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为规范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行为,完善重点液态食品道路散装运输许可和监管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起草了《实行道路散装运输许可制度的重点液态食品目
9月11日,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主题为“尚德守法 共享食安”的第十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举办。在圆桌论坛环节,多位嘉宾就“责任与效益的双赢:如何构建食安内生动力?”话题进行了分享。
近日,罗永浩发微博吐槽某餐厅,称下飞机与同事吃一顿后,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希望国家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这不是他首次发声,去年他就表示餐厅卖预制菜不注明是欺骗。
我们一定会起诉他!”9月11日,罗永浩吐槽“西贝是预制菜,贵又恶心”的发言,让西贝创始人、CEO贾国龙破了防。
据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9月8日,针对实体标签版面有限的痛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明确了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范围、
炎热逐渐退场,秋意愈发浓郁。眼下,秋季时令蔬菜纷纷上市,为国民餐桌增添了丰富选择。
当前,我国餐饮业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餐饮收入达31984亿元,同比增长3.8%。数据背后,多项政策叠加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如商务部等部门修订发布《餐饮业促进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