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大会在青岛举行

发布时间:2024-07-19 16:32:59
来源: 中国教育报
阅读量: 1508

7月16-17日,2024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大会在青岛举行,主题为“新智能·新学习·新未来——人工智能下的教育大趋势”。大会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青岛市海尔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深度学习中心(DLC)、青岛海尔学校承办,青岛市教育学会协办。

大会上,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当前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危机与挑战,分享国际教育界面对人工智能的见解和策略,为教育创新发展注入新思维,深入讨论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课程创新、实现个性化教学以及智能评估,催生更多新颖的教学方法和解决方案。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志勇表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和智能辅导、教学、评估等,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课程和学习场景。同时,也要看到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面临的风险、困难和挑战。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是非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创造力和情感教育,重视建构机器智能高度发展后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这些将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并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张志勇说,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数据研究者,总结提炼学生发展规律。

青岛海尔学校校长孙先亮表示,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将是未来时代的重要关系,传统教育模式无法适应学生发展和成长的需求,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价值在被重构。学校教育要主动拥抱变化,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造创新思维能力,推动教育生态迭代升级。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志民表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关键是观念和机制的转变。要加快研究教学资源上网认证标准、网上学习效果评价标准,制定课程微证书发放办法等。师资的培训和发展是确保教育数字化转型成功的重要因素。

“未来的教师要成为读懂学生、重组课程、塑造品格、联结世界的‘大先生’。”中国教科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表示,当前技术的发展给教师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以知识讲解为核心的教学会越来越多地被技术所替代。

曹培杰认为,未来的教师应该成为读懂学生的分析师、重组课堂的设计师和塑造品格的工程师。在班级授课制中,把学生当作集体而非个体,将学生视为有鲜明个性和独特禀赋的学习者。教师要主动适应教育变革,利用新技术了解学生学习状态,高度重视非认知状态,包括动机、习惯、品质、价值观等,这是影响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