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1.6万辆和83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1.7%和32.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随之创下历史新高,接近55%。值得注意的是,除中国品牌积极拓展新能源市场外,宝马、雷克萨斯、奥迪等外资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样不俗。
宝马、雷克萨斯、奥迪等外资豪华品牌大力推进电动化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高歌猛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解释称,“新能源汽车的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开发了很多新能源汽车产品,对汽车销售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据显示,宝马集团至今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销量累计已达40万辆,迈入新的里程碑。今年前9个月,宝马集团在中国交付超过7.6万辆新能源车。其中,宝马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8.1%,主要归功于宝马i3、iX3、iX1等国产电动车型。
有业内人士指出,宝马集团清晰的电动化战略,是宝马电动车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表示将在中国市场继续推进电动化进程,电动化方面按照计划,明年新世代车型开始投产。同时,首款车型投产后的24个月内至少将有6款新世代车型推向市场。据了解,新世代车型采用全新开发的电子电气构架、第六代eDrive电力驱动系统等。
面对汽车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雷克萨斯早于2019年发布电气化愿景(Lexus Electrified),加速推进旗下电气化产品阵容不断进化。得益于RX和RZ等电气化车型的加入,2023年雷克萨斯全年在华销量同比增长3%,达到18.1万辆,其中电气化车型占比高达47%。
据悉,雷克萨斯是同级别豪华车品牌中唯一提供涵盖燃油、油电混动(HEV)、插电混动(PHEV)和纯电动车型(BEV)的品牌,完善而又丰富的产品谱系充分地满足了豪华汽车用户的多元需求。进入2024年,雷克萨斯1-9月取得13.29万辆销量,同比增长9%,蝉联进口车销量排行榜榜首位置。10月初,雷克萨斯LX系列推出首次搭载混合动力系统的LX 700h车型,标志着LX也迈入电气化序列。
另一大豪华品牌——奥迪,其2024年底位于长春的PPE工厂将建成投产。PPE是奥迪与保时捷共用的高端电动车平台,将生产全球同步的奥迪家族最新高端电动汽车,采用800V高压架构,拥有更快的充电速度以及搭载更大的电池包,同时引入E3 1.2电子架构,提升智能化技术底座。奥迪CEO高德诺表示,“相比中国品牌电动汽车,奥迪PPE平台电动车将在设计、质量、性能、驾驶动力、充电、续航里程、充电速度方面具有卓越表现。”据悉,PPE平台的首款车型奥迪Q6L e-tron将会在2025年年中推出,新车将根据中国市场需求进行全方位升级。
政策助推车市加速回暖、豪华车品牌保值率企稳
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日前表示,宝马汽车看好中国汽车业长期健康的发展,未来将继续进行投资。外资豪华车企在华大力推动电动化进程的同时,我国的新车市场企稳回升迹象也日渐明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近几个月车市销量呈持续增长势头,汽车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与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8月,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对报废更新的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和购买燃油乘用车的补贴标准分别提高至2万元和1.5万元。为进一步挖掘汽车消费潜力,政府牵头开展汽车报废补贴和置换更新补贴政策,一系列政策举措接连落地,都大大激发了消费者的购车热情。
伴随汽车消费持续回暖,汽车的保值率也呈现企稳态势。从最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保值率来看,豪华品牌9月份保值率基本维持稳定,环比8月降幅非常微弱,林肯、特斯拉等保值率甚至逆势上涨。在当下消费终端市场上,消费者对于车辆的保值率愈发关注,甚至成为了购车环节中最重要的决策因子之一。一位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告诉中国网记者,汽车价格似乎已经稳定,近期就准备出手。
此外,保时捷、奔驰、雷克萨斯2024年始终占据着国内豪华品牌保值率榜前三的位置,而保值率背后其实是各品牌在产品力、可靠性等各方面综合水平的体现。据J.D. Power公布的最新2024美国汽车可靠性研究报告,雷克萨斯排名第一,每100辆车仅有135个问题(可靠性平均水平为每100台车有190个问题),远高于平均水平;宝马排名第8,每100辆车有190个问题。凭借可靠性著称的雷克萨斯,在美国知名市场调查公司J.D. Power等权威机构的可靠性排名中一向名列前茅。
未来,无疑消费者对豪华品牌新能源车型的保值率将会更加看重,而品牌之间围绕保值率等各维度的比拼也将更为全面,这也是国内汽车消费市场日益成熟背景下各品牌的必然选择,而受益的显然是更多消费者。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