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世界的目光再度聚焦北京。9月10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首钢园盛大开幕,习近平主席致贺信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平台先行先试,有序推进服务市场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携手推进全球服务贸易开放创新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注入新动力。”这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合作指明了方向,释放了中国愿与世界共享服务贸易发展新机遇、共绘开放合作新图景的鲜明信号。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198项新产品、新成果亮相;13场主题论坛、82场专题论坛、81场洽谈推介活动举办;260余位境内外部长级嘉宾、国际机构负责人、驻华大使、院士等重量级嘉宾交流研讨……本届服贸会汇聚创新成果,凝聚全球共识,为探索国际合作与产业创新创造更多机会,互利共赢的画卷在此徐徐展开。
高水平开放
助力中国服贸创新发展
在9月10日举行的2025年服贸会开放合作主题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全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合作深入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不断加快,服务贸易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
世界贸易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服务出口预计增长4%。中国正将服务贸易作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
8月26日,国务院以“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积极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为主题进行专题学习,指出必须把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二级巡视员朱光耀在论坛上表示,近年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创新发展业态,建立健全促进体系,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服务贸易规模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提升。2024年以来,商务部推动出台了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稳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服务业梯度开放。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服务业从数字赋能的互联网服务向智能驱动的新型服务方式演进,服务贸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加快。今年上半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额达1.5万亿元,同比增长6.0%,占服务贸易总额近四成,新兴领域服务贸易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增长潜力。”朱光耀说。
服贸会见证了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历程。202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7.5万亿元,同比增长14.4%,规模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服务进出口总额达3.9万亿元,同比增长8%。
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表示,近年来,服贸会不断提质升级,培育出一系列高品质、专业化、特色化的对外交流活动,为促进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和全球服务业开放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届服贸会焕新出发,开启在首钢园“一址举办”新模式,进一步擦亮“北京服务”的金字招牌。近年来,北京市充分发挥首都资源集聚与辐射带动优势,推出系列首创首试改革,为制度型开放破题探路;培育系列综合试验平台,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势赋能;实施系列创新举措,为激发市场活力厚植土壤,正以高水平开放引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作为首都城市西大门和北京“两区”建设重要承载地,石景山区正加快从传统重工业区向绿色高端之城转型发展,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的开放与机遇
增益世界
当今世界已发展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谁都无法独善其身,唯有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能够共创未来。
本届服贸会上,主宾国澳大利亚近60家企业机构深度参与,组建参展以来最大规模的展团。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开幕式上发表视频致辞表示,澳大利亚企业参加服贸会,是因为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机遇。
中国澳大利亚商会会长冯栢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放不仅是一项政策选择,更是信任与伙伴关系的基石。当国家、地区、企业敞开大门时,传递的是对透明、可靠与长远发展的坚定承诺。“这正是澳大利亚与中国合作的根基所在。”
谈及澳中服务贸易前景,冯栢文用“成果显著且潜力巨大”来总结:“目前在中国的经济中,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而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占比为70%,这表明澳中在服务业合作领域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中国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和非常好的战略部署,澳大利亚则在很多领域具备专业服务和创新优势,双方的合作不仅能够共同助力行业发展,还能推动创新技术的标准规模化。可以说,澳中加强服务业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经济发展,还能提高两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挪威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汉宁表示,中国的开放对世界至关重要,为世界提供机遇。“我们不喜欢保护主义,这对像挪威这样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希望挪威企业能够获得更多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合作共赢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开放共享是促进繁荣的基石,这是各方携手应对全球变局的力量。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