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山海、联动全球的跨境电商盛会在中原大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8月30日,为期三天的2025郑州国际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落下帷幕,成功搭建了一个集展览展示、高端对话、资源对接于一体的国际化平台,在推动产业合作、促进贸易便利、助力企业合规出海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2025郑州国际跨境电商交易博览会开幕式(赵晨 摄)
万商云集 引力强劲
本届博览会以“买全球 卖全球”为主题,由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指导,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支持,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跨境电商与物流专业委员会、郑州志平会展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启祥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全球近1000家企业参展,亚马逊、沃尔玛、阿里国际站、eBay、SHEIN、TikTok Shop等国际头部平台集聚,马来西亚、意大利、西班牙、欧盟等多国代表团携手亮相。两万余平方米的展览覆盖供应链、物流、支付等全产业链环节,累计接待专业观众超6万人次。展览现场人流如织、洽谈热烈、交易活跃,不少展商直言“加微信加到手软”。
马来西亚国家馆成为焦点,棕榈油、白咖啡、燕窝等特色产品吸引大量采购商品尝洽谈。马来西亚驻沪总领事馆商务领事诺曼表示,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跨境电商正成为两国数字贸易的新桥梁,不仅赋能中小企业、连接乡村社区,也为跨境创业者开辟了新机遇。
马来西亚国家馆吸引大量采购商参观洽谈。(赵晨 摄)
高端对话 洞见未来
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武传亮、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边振瑚,欧盟喀尔巴阡山区域合作委员会代表、意大利及西班牙商会领袖等出席博览会。
“跨境电商作为国际贸易最活跃、动能最充沛的新业态,也作为外贸新质生产力最突出的标志之一,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为巩固我国贸易大国地位、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为稳住外贸基本盘作出重要的贡献。”边振瑚在开幕式上表示。
研讨会环节,来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eBay、阿里、全球贸易通等平台负责人,分别从政策趋势、人才培育、市场开拓、品牌出海、合规经营等角度发表演讲。专题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沃尔玛、亚马逊、eBay、阿里国际等平台开展专题推介,防城港市作跨境招商推介,交通银行、欧税通等服务机构分享了金融与合规出海解决方案。
现场观众反响热烈。一位从事家具出口的参展商感慨:“终于弄懂了如何应对美国关税新规。活动上关于‘合规出海’的剖析,让我豁然开朗,找到了应对财税合规、产品认证和知识产权难题的方法。”
对接精准 实效卓著
本次展会人气旺、实效强,众多参展企业不仅收获了客户,还打开了新的合作思路与模式。
易运盈(山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参展成果显著,8月28日—29日共接待意向客户80位,达成73万元定金,收获远超预期。令人欣喜的是,该企业不仅与山东的老客户重聚,还拓展了与河南、广西、西藏等地新伙伴的合作。
展览现场人流如织,交易活跃。(赵晨 摄)
“这是我们参加过最成功的展会之一!前来咨询的都是直接发货人,涵盖电商小包裹与初试集装箱运输的客户。许多人现场添加微信,主动发来货物信息,委托我们定制物流方案。通过展会我们找到了一直想要的客户群,实现了发货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精准链接。”宜凯运通(青岛)供应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河南本土企业中大门国际物流集团同样收获满满。该企业相关负责人称:“此次博览会整合全球资源,凭借高水平的推介活动,带来了前沿的行业洞察与切实可行的实战策略,让我们对行业趋势动态有了更深刻的把握。展会期间,中大门展位接待了300多家意向客户,涵盖平台、物流、工厂等多类型企业。”
生态共建 高地崛起
“不虚此行、满载而归”是参展企业与采购商的共识。
据了解,此次博览会采取市场化运作,办展之初就明确要秉持“专业人做专业事”的理念,高效精准链接企业,无缝对接产业资源。这种聚焦企业需求的务实态度,正是吸引真实商流与专业观众的关键所在。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跨境电商与物流专业委员会主任高翔表示,展会致力于为中原地区打造一个高层次、全链条的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平台,将产业资源、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优势紧密结合,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系统性破解行业发展中的堵点与难点。
此次博览会的举办不仅展现了跨境电商活力,更折射出河南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今年前7个月,河南省外贸进出口额达4833.8亿元,同比增长22.3%,高于同期全国增速18.8个百分点,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在数字化浪潮与开放政策的多重助力下,河南正全力推动本土品牌扬帆远航,逐步实现从代工制造出口向自主品牌出海的深刻转变。
大会落幕,但属于郑州的跨境电商故事刚刚翻开新的一页。正如会上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不出海,便出局;裸奔出海,就是死局。而我们正在做的,就是为企业穿上铠甲,陪他们稳健出海。”一场展会,一次相聚,无数商机正在发芽。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