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襟江带海的太仓港口,巨型滚装船舷旁,崭新的国产汽车列队驶入;在长江航道与疏港公路上,运送车辆的驳船与货车往来穿梭……
这副热闹的场景共同贡献了太仓口岸汽车贸易的佳绩——今年前7个月,该口岸出口43.57万辆,同比增长58.78%,比去年提前4个月突破40万辆大关,再创历史同期新高,这也是中国汽车走向海外的精彩一隅。
大港联运通四海。作为长江沿线最大、最专业的汽车滚装码头,海通太仓汽车码头目前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汽车出海的重要枢纽。今年以来,国内龙头车企的多艘新建大型滚装船及多个出口汽车新项目,均选择从这里启航:4月,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比亚迪“深圳号”首航;5月,吉利汽车吉速物流首艘自有滚装船“吉速财富”号首航;7月,首个由央企推动的非洲矿山项目所用纯电动矿卡在此出口。
“现在,这里集聚了越来越多的国际采购、分拨配送等汽车物流业务。”海通太仓汽车码头安全监察部经理助理乔东东告诉记者,这全因太仓港的“汽车航线资源优势明显,开展汽车国际物流运输的可操作性和便利程度都很不错。”
口岸营商环境的优化推动太仓港整车出口业务发展。太仓海关通过开设汽车出口专窗,引导企业规范通关流程,同时综合运用智慧水运系统、船舶物料无纸化审批等“智慧海关工具箱”,压缩大型船舶靠泊作业等待时间。今年前7个月,海通太仓汽车码头出口汽车36.6万辆。
与此同时,“江海河联动、公铁水互通”的多式联运体系也成为太仓口岸汽车出口的有力支撑。
近日,通过铁路集港专列,1250辆国产汽车顺利运抵海通太仓汽车码头,在海关监管下与950辆经内支线驳船运输到港的汽车汇合,一同登上滚装船驶往海外。得益于长江水运的低成本和铁路专列的批量运输优势,太仓港“公铁水”多式联运模式吸引了众多车企和物流商在此聚集出口汽车,使其成为整车内外贸无缝流转的重要枢纽。
“在各部门的推动下,太仓港汽车堆存场地面积扩增超4万平方米,车辆物流运载能力提升78%。”太仓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关派出业务专家指导企业灵活选择运输方式、匹配场地泊位,有效突破运力瓶颈、摊薄单车综合物流成本,并通过强化信息共享,实现铁路、公路与水运的高效衔接。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太仓口岸“铁海、公海、江海”联运分别出口汽车10.1万辆、28.8万辆、4.67万辆,分别占太仓口岸汽车出口量的23.2%、66.1%、10.7%。
8月11日,又一批国产汽车搭乘滚装船,从海通太仓汽车码头离泊驶向海外……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