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11-26 10:41:09
来源: 国际商报
阅读量: 287

近年来,湖南省积极响应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号召,全省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前行,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扎实推进三大标志性工程,商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扩内需畅循环 消费引擎动能澎湃

坚持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持续增强消费主引擎作用。消费市场扩容升级。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20年的1.6万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2.05万亿元,年均增长5.9%。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带动销售近1400亿元,惠及1600余万人次。2024年全省居民服务消费占比为51.3%,较2020年提升8.2个百分点。“湘超”、旅发大会带动效应显著,健康湘菜不仅风靡全国,更走向海外。消费场景焕新提质。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新业态交易规模突破800亿元,全省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13.5%,茶颜悦色、文和友、安克创新、水羊股份、鸣鸣很忙等新消费“五小虎”引领风尚。五一商圈获评全国示范智慧商圈,长沙入选“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新建或改造农贸市场822个,县乡村便民商店、末端驿站实现全覆盖,长沙、岳阳、常德、怀化开展全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截至2024年底,限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达20645家,较2020年增长72%,商贸服务业吸纳就业超800万人。

拓市场强根基 开放型经济发展强劲

坚持产业开放和多元拓市两手抓,进出口总额从2020年的4874.5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5636.6亿元,年均增长3.7%,外贸发展向实、向新、向优。产贸融合迈出新步伐。长沙工程机械、株洲轨道交通获批中央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高端装备、“新三样”出口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自主品牌商品出口占比提升16.8个百分点,出口本地货源占比、出口收汇率、出口信用保险渗透率分别提升至70%、90%和20%以上。经贸合作架起新桥梁。外贸朋友圈拓展至235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友城达120对,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达52.1%。2321家湘企走进113个国家和地区,对外实际投资额年均增长12.4%,累计实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2057个,援外培训项目数量全国领先。业态创新跑出加速度。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额年均增长18.1%,数字贸易、新型易货贸易加快发展,“文化出海”步伐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成功获批,累计建设运营海外智慧物流平台107个。

抓招商引项目 开放主体活力迸发

坚持外引项目拓增量、内挖潜能优存量,持续激发投资活力。招商格局进一步强化。省委连续两年在“新春第一会”上召开招商引资工作会议,激发全省大抓招商的热潮。全国首发招商引资正面清单14条,建立市州对口重点国家招商工作机制,聘任省级全球招商顾问15名,上线“数智招商”平台,协同联动的大招商格局逐步形成。招商策略进一步优化。创新“N+1”招商策略,2024年围绕13条重点倍增产业链,新引进2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99个,投资额6353.3亿元。“投资湖南”品牌进一步擦亮。举办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港洽周、沪洽周、欧洽会等招商活动,大力推动湘商回归、校友回湘、湘智兴湘,全省湘商回湘投资新注册企业5498家,累计到资约2万亿元,212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湘投资。

促改革提能级 开放平台支撑有力

坚持共建“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带动,持续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制度型开放方面,湖南自贸试验区设立5年来,形成制度创新成果109项,7项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数量为中西部第一,新设企业近5.7万家,贡献了全省近三成的外贸外资额。在海南自贸港设立湘琼共建产业园,累计引进项目30个,总投资133亿元,带动湖南企业借船出海、借道开放。单边开放方面,着力打造对非经贸合作“国家队”,中非经贸博览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发表《中非维护全球南方团结合作的长沙宣言》。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获批,马拉维驻长沙总领事馆等一批非洲国家机构落户,对非贸易年均增长17%,规模居中西部第1位。国际通道方面,“东西南北上”“海陆空铁水”立体联动的五大通道基本成型,中欧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东盟班列发运量齐上千列,长沙获批中欧班列国家集结中心,岳阳城陵矶港对俄直航、长沙国际航空客货运稳定运行。开放平台方面,已获批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拥有19个国家级园区、8个海关特殊监管区、7个跨境电商综试区、3个国家一类口岸和14个进境监管场地,平台数量居中西部前列。

下一步,湖南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力实施高位势的开放战略、培育高开放度的产业体系、打造高能级的开放平台、畅通高质效的内外循环、构建高协同度的开放生态,持续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作出商务新贡献。


(责任编辑:于昊阳)

商业观察网-《商业观察》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或《商业观察》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商业观察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商业观察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商业观察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